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漠北鐵騎千裡奔襲,誰都沒能反應過來,這樣好的機會,沒有理由不打。
“會不會是兵力不夠,所以,沒有打?”一旁,小四好奇地問道。
“兵力,肯定是夠了。”
李子夜指着身前的行軍圖,說道,“澹台鏡月可以提前給漠北的中路大軍送信,兩路大軍千裡奔襲,前後夾擊,隻要第一時間突襲成功,河陽城不好守,現在,河陽城中,肯定有漠北八部潛伏的武道高手,裡應外合,這座城,失守的可能性很大。”
這個時代,和蒙古南下時期最大的不同,便是武道高手的影響。
某種程度,武道高手,就相當于火器,雖然不足以影響一場大規模戰争的勝負,但是,絕對可以加快戰争的進程。
澹台鏡月那個瘋女人究竟在想什麼?
他不相信,她會犯這種錯誤。
“或許是臨時出現了什麼變數吧。”小四想了想,說道。
“變數。”
李子夜呢喃了一句,目光盯着手中的行軍圖,突然,神色一震。
等等。
“儒首老頭!”
片刻後的震驚後,李子夜回過神,開口問道,“你在哪?”
他記得,儒首是往南走的,難不成?
“河陽城外。”
這一刻,天地間,儒首那蒼老的聲音響起,回答道。
李子夜聽到儒首的回答,沉沉出了一口氣,神色複雜地感歎道,“天佑大商。”
儒首,不會插手人族内亂,這是肯定的。
那麼,這一次,儒首出現在河陽城附近,就隻是巧合。
聖人之前,不行刀兵。
澹台鏡月再厲害,也不可能算到儒首會正好出現在那裡。
“小公子,河陽城真的這麼重要嗎?”小四不解地問道。
“時間。”
李子夜沉聲道,“突襲河陽城,其實是一步險棋,因為距離遠,大軍千裡奔襲,肯定是十分疲憊,若是第一時間打不下來,大商援軍一到,馬困人乏的漠北大軍腹背受敵,肯定會損失慘重,但是”
說到這裡,李子夜語氣一頓,繼續道,“高風險,就伴随着高回報,隻要快速拿下河陽城,以河陽城為據,大商的援軍,反而會成為嘴中之肉,這是一個轉折,河陽城能不能打下來,差别太大了,倘若這幾年的冬季不是這樣的漫長,漠北八部還可以慢慢打,現在卻不行,漠北必須搏一把,好險,就差一點。”
話到最後,李子夜心中都一陣後怕。
在不在前線,對局勢的判斷,差距不是一點半點,戰場之上,時機稍縱即逝,遠在都城,根本判斷不準。
這一次,澹台鏡月毫無疑問更勝他一籌。
可惜,運氣太差了。
漠北若敗,非戰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