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0頁)

秦羽一邊吃着飯,一邊漫不經心的問着。

張志新也沒多想,緩緩道:“現如今東州收鹽的價格已經漲到了三百文,各大商行也都在收鹽,價格在三百文到三百二文之間。”

“不過現在鹽可是奇缺,哪裡有人肯賣?我聽說百姓們都将一天的鹽量改為了十天二十天,都挺着呢。”

“二十倍,這可不是随便說說的,我若是提前知道消息,囤一批官鹽,那可就發了。”

雖然大魏鹽鐵官營,但到了這個時候,朝廷也就不限制了。

各大商行能從古東州和平州收一部分鹽是好事。

這件事于秦羽而言,倒也是一件好事。

他正好缺錢。

若是搞個作坊,加工一些粗鹽,白花花的銀子可就進賬了。

這個時代鹽是非常重要的,人類發源地或多或少也都跟鹽有關。

食鹽稀少,不代表鹽少。

河邊礦鹽,山洞内的崖鹽,還有打井撈取鹵水的鹽井。

出産鹽的地方不少。

但這些鹽大部分都是不可食用鹽,裡面含有像是氯化鎂,硫酸鈉,硝等等一些會令人緻死的雜質。

這個時代沒有提純技術,所以能食用的鹽很少。

這也是為何朝廷要将鹽官營的原因,販鹽可是朝廷财政收入很重要的一塊。

不過他們沒有,秦羽可有這技術。

别說将不可食用的礦鹽,提純為粗鹽,就算是提純成雪白的細鹽,他都不在話下。

若是提純粗鹽,非常簡單。

秦羽感覺一天弄個幾萬斤都不成問題。

搞個一百萬斤,那可就是三十萬兩白銀。

細雨樓的初始資金,那不就全都有了嗎?

關鍵是他跟蕭溫茂可有仇。

若是将搞出來的粗鹽,全都賣給蕭溫茂,最後再将鹽的價格打下來,非要坑死那厮不可。

想到這,秦羽嘴角不自覺的揚起笑意。

即可以賺錢,又可以報仇,簡直就是一石二鳥。

“羽兒?你是不是發燒了?朝廷發生這麼大的事,你怎麼還笑呢?”

秦張氏看着秦羽,感覺莫名其妙。

秦羽一滞,忙道:“沒笑,孩兒沒笑,您看錯了,朝廷出了這麼大事,孩兒怎麼笑的出?”

嘴上雖這麼說,但他心裡早已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