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儒是新任侍中!陛下......陛下竟連張大儒都能請動!?這......這根本就不可能啊!?”
“這次朝廷局勢是真的要變了,張大儒何許人也?桃李遍天下!旁的不說,光是刺史和都督級别的學生,就有三個!朝中也有不少官吏是張大儒的學生。”
“張大儒,那可是五國論學時,公認的五國儒學第一人!他絕對是近三百年來,儒學造詣最高的一人。”
“這......這該不會是驸馬爺将張大儒請來的吧?我甯願相信是驸馬爺請來的,也不相信是陛下請來的!”
........
文武百官望着張子安,皆是驚為天人,倍感震撼。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
新任侍中竟是絕不入朝為官,隻在國子監任教的張子安。
他在大魏乃至周圍諸國,都是有很強影響力的。
張子安主張有教無類。
所以有幾個國家,甚至将皇子送到了國子監學習。
他在儒學界的地位可想而知。
先皇躬身多少次,才隻請得張子安入國子監。
安和末年,諸皇子奪嫡之時,大魏到處都是烽火狼煙,明争暗鬥。
但張子安坐鎮的國子監卻是一片淨土,保全了不少忠良,諸多皇子無人敢去鬧事。
這也是張子安跟魏皇對賭詩會,告老還鄉,魏皇沒拒絕的原因。
他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
求催更,好評和免費小禮物。
煙雨拜謝。
永安殿。
朝堂。
在文武百官驚歎的目光中。
大魏第一大儒,國子監祭酒張子安,來到禦階下,揖禮道:“承蒙陛下看重,承蒙驸馬爺躬身相邀,老臣特此前來出任侍中一職。”
魏皇面噙笑意,從禦台上踱步而下,“哈哈哈,張大儒不必多禮,你任職侍中,朕和諸位愛卿不知道有多高興。”
“朕知道張大儒最是厭惡官場上的烏煙瘴氣,但你放心,從今日起,朕将大力整頓朝綱,将那些貪官污吏,結黨營私之徒全部剔除朝廷,嚴懲不貸!”
前有秦羽為他沖鋒陷陣。
後有張子安坐鎮朝廷。
魏皇對于大魏的複興更有信心了。
聽着張子安的話。
殿中文武百官倍感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