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廬山城,然後将這群貪官污吏和奸商給鎮壓了。
蕭南亦是怒發沖冠。
他以為大魏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和整頓,已經非常清明了。
但大災剛剛出現,各地就腐敗成了這個樣子。
若是以前,蕭南都無法想象,這些貪官污吏究竟得有多麼的無法無天。
.......
徽州。
廬山郡。
廬山城,城外。
漫無邊際的災民聚集在城外,一幕幕凄涼悲慘場景。
城衛軍守在一塊塊已經被劃分好的聚集地内。
聚集地内有一個個非常大的施粥棚,災民們正在排隊領粥。
不過那粥别說立住筷子,就是連米都沒有幾粒。
周圍借糧的棚子也都已經人滿為患,賣身的姑娘一隊,高利息借糧的青壯年一隊,拿着地契的老妪老翁一隊。
不單單是糧食問題,還有很多生了病的災民需要湯藥錢。
所以很多百姓也隻能買高價糧,或者賤賣自己和地契。
廬山城幾個大字就挂在城頭,但災民卻隻能被迫與奸商做生意。
這一幕幕是那麼血淋淋的諷刺。
“排好隊!排好隊!你們若是不守規矩,就别怪棍子挨身上!”
聚集地外圍是城衛軍把守,裡面就是施粥商行的打手負責了。
百姓們一個個面黃肌瘦,蓬頭垢面,苦不堪言。
“這樣的日子究竟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我們的朝廷究竟在哪裡,難道我們真要活活被餓死在這裡嗎?”
“官糧被洪水沖了,商賈們的糧卻完好無損,可笑真是太可笑了,我們百姓的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如今竟又是這般的水深火熱。”
“我有一種預感,驸馬爺和太子爺一定在來救我們的路上了,這些奸商蹦跶不了幾日了。”
“受災了這麼多天,我們就沒看到廬山城的官吏出來過,他們真是太可惡了,将我們賣給了這些奸商一般。”
......
百姓們抱怨着、祈禱着、無奈的歎息着。
活着怎麼就這麼難呢?
受苦的為什麼永遠都是百姓?
與此同時。
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