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關掉直播,繼續往車上裝物資。
柴油發電機、大容量蓄電池、節能空調扇、酒精塊、卡式爐、打火機、戶外蓄水桶、野外求生大禮包、工具箱、捕獸夾……
在老闆的大力推薦下,我還購買了能夠貼在牆上的隔熱膜和保溫棉。
當然,滅火器也必不可少。
6.
第三次從戶外用品店出來時,天空呈現出詭異的橘紅色。
持續的高溫讓瀝青路開始融化,就連道路兩旁的樹木都被烤得枯萎了。
趁着太陽落山,我抓緊時間,又去水站買了五十多桶飲用水,把水卡上的錢花光了,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家。
地下室的溫度比外面低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依舊熱得人滿身大汗。
我打開手機查看了外面的實時氣溫。
46℃。
這個數字讓我的手微微顫抖。
不過看着地下室裡滿滿當當的物資,一直緊繃的心情總算平靜了下來。
接下來的兩天,我沒再出門,而是給地下室簡單做了隔熱處理。
與此同時,在網上定制的電棍和多層儲物架也到了。
電棍長
1
米,拿在手上跟棒球棍似的。
據店家說,這根電棍的最大電流甚至能電暈一頭牛。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
充一次電,隻能使用三到五次。
我正研究着怎麼安裝儲物架,才能将地下室的空間利用到最大時,手機鈴聲響了。
是林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