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要這麼說,那明天我也去,給你們打個下手也行。”
劉衛民敲敲桌子,
“行了行了,趕緊的,分完了回去吃飯睡覺。
今天的事,到此為止,别出去給我瞎咧咧。
你就笨尋思,今年這年景,咱們村這樣,别的村能好到哪兒去?
可是,人家都餓着肚子,你們最窮的劉家屯居然能吃飽飯了,你就尋思,别的村怎麼尋思?”
有那最快的,當即就接話,
“那能咋尋思?山是咱們村的,小簡知青也是咱們村的,他們還能來搶不成?”
“糊塗!”
“是不能搶山搶人,那東西呢?你弄回來這麼多好東西,就好意思眼睜睜的看着别的村挨餓嗎?
不說别的,不團結的帽子妥妥的當場就給你扣頭上。
再說這十裡八村的,哪個村沒有你們兄弟姐妹姑舅老丈人的,你想想,你這點東西是悄悄的給你爹娘媳婦孩子吃,還是出去瞎顯擺,弄得人盡皆知,到時候找你借糧,你借不借?
借了,父母孩子挨餓;
不借?哼,你就成了忘恩負義的狼崽子,别說父母老婆孩子,碰着那厲害的,祖宗八輩都能給你掘出來,不相信的你就去試試,看我是不是吓唬人?”
劉衛民是知道村民平時有喜歡炫耀顯擺的心理,但是總得分時候不是?
這種時候出去說這些那就是妥妥的找死。
“當然了,我知道咱們劉家屯的老少爺們不是那鐵石心腸的,那親戚裡道的,肯定有挂念。
你妹子挨餓呢,他老丈人也斷糧了,那我能眼瞅着嗎?
我要真那樣,那别說你們,我老娘都看不起我,是不是?
鄉親們,我就是說啊,那自家親戚,誰也不會挑那些沒有用的理,那誰家實在困難的,你偷偷的送過去幾斤地瓜,他難道不感激你,還能追着你問來路不成?
但是啊,人家不都說,升米恩鬥米仇。
啥意思?你給人家一升米,人家感謝你的救命之恩,哎呀,他家都那麼難了,還擠出東西來救濟我,這人能處。
那你要給人家一鬥米,人家得怎麼想?他都能舍得給我這麼多,拿他手裡肯定更多啊,哎呀,這人這麼摳呢,就給我這點。
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兒?”
村民們靜了兩秒,然後就開始議論紛紛,
“咋不是呢?那以前給我老丈人送東西,我丈母娘可不就是這樣?
我說雞下了幾個蛋,都拿來了她就高興,
我說分了三斤肉給你拿來了一斤,她就不樂意。
我還尋思呢,這咋滴,一斤肉都不如那幾個雞蛋金貴呢?
原來是這麼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