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信心?”
“有!”
“有!”
“有!”
這時候沒有人去在意他話裡的笑點,村長說的沒毛病,忙了一年,腳不沾地的累了一年,他們最在乎的,也無非就是父母妻兒。
“咱們屯啊,今年最多的還是苞米,還有點土豆地瓜高粱,為了更大效率的發揮個人的作用,我是這麼打算的。
咱們今年啊,也來了不少知青,春天那會大夥也都看着了,力氣活,他們是不如咱們的,又都沒幹過這活,讓他們跟着咱們幹一天,速度肯定跟不上。
所以,我們商量了一下,把知青們都打散,分到各個組裡,看着大家夥的勁頭,他們也能更有幹活的熱情和動力。”
村民們最關心的就是糧食,其他的都要靠後,
“村長,會不會耽誤咱們啊?”
“是啊,要是不下雨咋都沒事,就怕他們速度慢,這要是真趕上雨了,可咋整?那不是耽誤事嗎?”
“行了啊,”
劉愛國走上前來,
“那麼大片地,誰能一下子幹完?
是,他們剛來,現在肯定是當不了主力,那主力肯定還是咱們村的老少爺們。
你們就這麼想,就那些地,他們多幹點,你們是不是就能早點幹完?
那咋的,要是沒有知青,那趕上雨就不耽誤事了?這人多了,就算趕上啥事了,是不是能多搶收回來一些?
那一垧地,你們收了八畝,還剩兩畝,那要是有他們溜縫,這兩畝是不是就完事了?
怎麼這帳還算不明白呢?”
回頭再安慰知青,
“你們都沒幹過農活,秋收又是最累的時候,這個勞動強度對你們來說,是有點拔高,但是我相信,你們的毅力和努力,和你們建設農村的熱情,肯定會鼓勵你們克服一切困難,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建設者。”
這邊是頭一年這麼大批的下來知青,村民們的抵觸還沒有那麼強烈,倒是也挺勸。
更主要是,人家愛國說的也沒毛病,就當他們是來幫忙的,他們幹點,不就早點完事嗎?省下時間幹點啥不好?
知青們聽着這麼當面說自己幹不好活,生氣不忿自然是有的,但是他們也跟着幹了一段時間,就是鋤草,他們都不大能跟的上呢,這秋收一聽這就打怵,更是生不起什麼心思。
陳建國他們這批老知青和村裡人都熟了,也聽的明白不是在埋汰人,實話實說,就是他們幾個,跟着一整個春種,就累的不行,到最後差不點都成了墊底,那時候就聽村民說了,這算啥呀,你等秋收的。
秋收已經成了他們幾個心裡的魔咒了,也就那點不退縮的勇氣支撐着他們還站在這。
不過剛來兩天的幾個人不明白,尤其是陳紅麗和杜秀玲,看着知青們就這麼接受了村裡的安排,杜秀玲張嘴就來,
“村長,你這是看不起我們知青嗎?我們是響應号召來建設農村的,但是你這态度很不端正,我們怎麼就不能當秋收的主力了?你不光是歧視知青,還是對女知青的不尊重。”
劉衛民卡巴着眼睛,滿是疑惑,回頭看劉愛國,她說的是啥?我沒聽清!
老知青嗤笑,新知青也一臉怪異的看着她們,魏淑娟更是,不自覺的往後退,要跟她們拉開距離。
錢程也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