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3頁)

當即回身就吩咐人,

“快,讓老張把做好的紅燒肉都裝起來,都給帶走。要快!”

“诶?不用.....”

這個估計是林正德最後的堅持了,說什麼也不肯放棄。

簡單拗不過,最後好說歹說,隻收了三個飯盒,把其餘的五個飯盒推了回去,

“這幾個就夠我們姐三個吃好幾頓的了,”

說完也怕他再塞過來,轉身就跑。

一群人的熱烈感激她沒看到,也不喜歡那種場面,出了營區不遠,她就趁熱把飯盒收了起來。

從營區到公社,也就激幾裡地的距離,她就迎面碰着了好幾夥回營休整的隊伍,一個個滿臉滿身的泥印子,身上的衣服和鞋都已經看不出顔色,還沾着又是泥又是雪餓硬塊,看着精神狀态還不算太萎靡,不過,都耷拉着肩膀,肯定是累壞了。

一個個的手抄着袖子,臉上被吹皴的一道道的口子,想也知道,估計那手上也好不到哪兒去,哆哆嗦嗦的,在雪地上匆匆而過。

都是今年的新兵,大多數都是十七八歲的樣子,其實,嚴格算起來,有不少人還不如簡單大。

簡單穿越過來本就比别人多了個視角,原身的殷實家底是她豐衣足食的底氣,随身的基地空間又讓她在獨善其身的基礎上,多了幾分肆意,遇事時也能多想幾分。

在她看來,這些新兵也都還是個孩子,不過,和大多數原著民一樣,更多的是孑然一身而來,在填飽肚子都成問題的前提下,他們考慮第一的可能并不一定是保家衛國,就奔着能吃口飽飯,能保住這條命,才有資格去考慮能不能幹更多的事情。

在饑飽都不能保證的時候,再說情懷,說什麼保家衛國,那真是有些奢侈了。

有人說,窮人不配談情懷,說句誰都贊同的大白話,就是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

究其根本,衣食住行,萬事都離不開跟錢打交。

底層的普通百姓的艱難更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他們的願望很卑微,活着。

能活着,那就是希望。

這些來當兵的孩子,絕大部分也都是貧苦百姓,當兵确實光榮,但是更現實的原因,就是興許能吃飽飯,能活下去。

上輩子這輩子,簡單都沒有過過缺錢的苦日子,但是下鄉這幾年,她也從那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也有了煙火氣。

最明顯的就是,對窮人的生活,她雖然接受不來,但是理解并尊重。

就是說,能吃肉,誰喜歡清湯寡水的整天吃野菜?

這個時代,是國家發展路上的必經階段,雖然有坎坷,會撞牆,會摔跤,但是高中政治老師那句話怎麼說的來着?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正适合現在這個時代,隻要方向對,光明,隻是時間問題。

窮苦百姓也總會有見太陽的一天。

胡思亂想着,簡單自己也感慨,就連軍營的日子都這麼苦,就更别說老農民了。

本來以為這雪量,縣城的人都不多,公社可能更冷清,沒想到,公社倒是熱鬧得很,就是供銷社和國營飯店的人也不少,找個人一問,才知道,都是這附近村子的人,有了駐軍部隊和武裝部的援助,他們都少受了不少罪不說,家裡的糧食什麼的也都搶救出來不少,這不,一個村子的人商量着,要給那些孩子做點啥。

看着被堵得嚴實的櫃台,簡單退了出來,還好還好,她怎麼忘了,這時候的人心是最淳樸的。

對程進他們來說,這是他們的責任,但是如果能得到百姓的認可,就算是一根針一根線,甚至是一碗水,一句話,他們也都是值得的。

出了門,她這心情突然就輕松了,去國營飯店買了二十個苞米面酸菜的菜包子,就溜達着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