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還真脆,說起來,咱們去年過來的時候好像都沒有賣的吧?”
“沒有沒有,做這玩意兒好像說是得用麥子,還是谷子的,我估計要不是今年賺錢了,這家也不一定能做,人家也得怕這糧食又糖的扔裡頭,再賣不出去,不得心疼死啊。”
(大塊糖又叫竈糖,大塊糖也叫關東糖,是一種麥芽糖,每當冬季,外面的商販就會叫賣,村子裡也會來車拉着賣,大塊糖是用麥芽和小米熬制出來的,凍的時候還好,咬的寸就很清脆,反之咬的慢了或者稍微有一點軟化,真的是特别的黏,每次都粘牙,想想都難受[淚奔],雖然當時自己并不是很喜歡吃,但是每次都會買回家吃上兩口。
有寶子們知道的嗎?)
這東西簡單前世去東北做任務時吃過一次,零下三十度的室外天氣,站在雪裡,嘶嘶哈哈的咬一口,嘎嘣脆的感覺,很冷,但是寒風跟着一起沖進肺腔的感覺,她還記得清清楚楚。
她也沒想到還有機會再吃一次,雖然和後世的那種精細加工的不一樣,這個還帶着糧食清香的,反倒是意外的合了她的心意了。
“雅君姐,哪個攤子你還記着嗎?”
吃甜的心情好,簡單也頓時就把剛才的話題抛到了腦後,心思都放在了這糖上面,
“他家還有嗎?我也去買點,我家孩子應該也能喜歡吃。”
三個人嘻嘻哈哈的往前去,做這個糖的工序比較繁瑣,拿過來的自然都是成品,攤主也沒想到會遇到個大戶,他本來也還擔心賣不出去,畢竟這玩意兒也算個奢侈品,很少有人會舍得給孩子買的,
“小同志,你真的都要了?我這雖然不多,也有個十來斤,這,”
做了十多斤的糖,用的糧食和糖都也不少,他也是猶豫了好幾天才狠下心來的。
“對,我都要了,麻煩你幫我分開包成幾個小包,我也方便攜帶。”
錢到手了,攤主心下大定,
“哎哎哎,沒問題沒問題,不過,”
想了想,他還是小心翼翼的加了一句,
“不過,這玩意兒好吃是好吃,可它不能放太長時間,等天一暖和,就不是這個口感了。”
這幾個女同志看着和農村的女娃子小媳婦不大一樣,倒是和他們村的知青挺像的,萬一不知道這玩意,買回去再放壞了,那砸的可是他的招牌。
畢這祖傳的手藝,要是在他這砸了招牌,傳出去,那他這一把年紀,可也真是沒臉回去見老爹了。
簡單沒想到現在這人能淳樸到這個份上,要是換一個人,真沒準頓時就得退貨一大半,
“放心吧大叔,我家弟弟妹妹多,很快就吃光了。”
譚雅君對簡單的大手筆那是早就司空見慣了,劉二紅幾乎沒和簡單一起出來幾次,還是有些驚訝的,不過也知道簡單有兩個弟弟,也沒多嘴說什麼,隻當她真的是弟弟買的。
集市确實很熱鬧,雖然來的也隻有公社下面的村子,但是機會難得啊,又快過年了,賣吃食的還真不少,大都是農家自産的。
像後世那種熱騰騰的移動小吃攤,那是沒有的,冒熱氣的也隻有供銷社再往前的國營飯店。
幾個人從熙熙攘攘中擠出來,各自的背簍也都被填滿了一半,這才去國營飯店和其他人集合。
進九了,天冷,小北風呼呼的,幾個人打算一人一碗小馄饨,吃的渾身熱乎乎的,再往回走。
“這人可真多啊,平時在供銷社就覺得人不少了,有時候也跟搶東西似的,這麼一比,供銷社還真就不算啥。”
“哎呦,可不咋的,這擠得,那風都沒吹着我。”
旁邊傳來善意爽朗的笑聲,
“你們是下鄉的知青吧?”
幾個人互相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