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陽光好的時候,裡面也熱乎啊。
中午時候把塑料布掫開,見見風,長的也快。
苗子長的大,到時候就是移出來,那不也比你們剛下籽的長得快麼?
嫂子你看這小白菜,我撒的密,等再大大,我就能間間吃小白菜了,是不是?”
幾個人眼睛都發亮,
“還真是,這不跟在老家時候似的嗎?
不是,是比老家的時候還好呢。
嫂子,那個塑料布可是稀罕的,供銷社都不見起能有啊。”
“沒事,”
本來這也就是個噱頭,讓她們對以後的暖棚,不感覺那麼突兀,對日後上工的接受度也能高一些,再不濟,這家屬院她也得生活幾年甚至幾十年,她自然是希望事越少越好,
“有最好,沒有的話,到時候弄塊油氈紙也能對付,頂多是不透光,不行就白天多掫開一會兒,那玩意兒保溫,也挺好的。”
她和秦清淮是基本上不出去,但是明面上有程朝這個現成的連長哥,還有京城每個月的包袱,怎麼都說得過去。
聽她這麼一說,幾個軍嫂都坐不住了,誰不想多吃點菜啊,要是真能早點種出來,她們就是累點那也願意啊。
雖然這塑料布還是油氈紙的,也需要成本,但是跟能早點吃到菜比起來,也還是很劃算的呀。
這事,哎呀,她們咋就沒想到呢?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誰也不好意思說什麼,最後還是王嫂子看不過去,
“那什麼,妹子,這也快晌午了,你先忙,我們就先回去,也該做飯了。”
看着還偏東的日頭,簡單也沒戳破,
“行,嫂子,你們先忙,你們家裡又是老人又是孩子的,哪像我這麼清閑?”
“啊,哈哈,是啊是啊!”
簡單給找了借口,她們順着話就接下去,
“是,我們這也不敢出來時間長了,這就走了,改天再過來找你說話。”
人都走了,最後的王嫂子歎口氣,
“妹子,你怪她們着急,她們也是沒招兒,這幾家是最窮的,家裡老人孩子的,都靠男人一個人的津貼,别說青菜了,就是那白菜蘿蔔,都摳摳搜搜的,唉!
我也不怕跟你說實話,她們這是來你這取經來了,你瞅瞅,你才說完,人就跑了,估計是回去挖土細苗去了。”
在村裡這幾年,面對農村的生活,簡單也是了解了不少的,像是有些人,對于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是會下意識的模仿别人的。
就像是逃荒過來的那幾戶人家,對這邊的情況并不了解,所以一開始就是在主動的模仿着村民。
還有知青,剛來村裡的時候也是一樣,上工,種地,除草,掰苞米,割杆子,甚至做飯,挑水,也都是一樣一樣現學的,對這種情況,簡單已經習慣并且接受,
“嫂子,這算啥?要是真能幫着大家,那還是好事呢。
你也知道,我之前是下鄉的知青,在村裡待了五六年,我現在會的也基本都是在村裡學的,其實這也不是秘密,村裡那邊再過一個多月,這苗子就能移出去了。
我也是想想,還不知道行不行,不過我想着,怎麼也比到時候直接下籽能長得快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