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剛才說到幾個孩子,尤其是秦靖,我有一個想法,你看看行不行?”
“嗯,你說,”
老太太也支起了耳朵。
“你看啊,咱們這幼兒園和小學已經在計劃中了,如果哈,我說如果,提前,這個沒問題哈?
然後呢,家屬院适齡的孩子确實有,但是,不适齡是不是也可以?”
“你是說?”
秦清淮都有點緊張了。
“急需學習文化知識的可不光是适齡的孩子哦?”
“比如說,家屬?”
“NONONO!”
簡單搖着食指,
“咱們那兒是什麼地方?邊境,也是軍區,軍區以什麼為主?”
秦清淮心頭一跳,
“軍!”
“是啊,軍區的主體自然是你們這些軍人,我們,家屬,孩子,以軍區這個主體參照物來說,我們才是周邊,是附屬,我們操心的都是我們這些周邊的教育問題,那你們這個主體呢?有多少是也有這個需求的?
或者說,現在是和平時代,這種粗糙的兵,真的會一直符合部隊的發展嗎?
當然,我不是貶低任何人。
隻是,我覺得,你要是換一個角度考慮,如果能跟着部隊一起成長,對這些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來說,會不會是另外一種互相成就?”
“另一種,互相成就?”
秦清淮怔住,互相成就?
簡單以為他不贊成,解釋了一句,
“不說這邊的駐軍,我猜大部分部隊應該絕大部分都是沒有文化的大頭兵吧?”
這個倒是真的,畢竟這戰争也剛結束十多年,存活下來的老兵都是當時抓壯丁上戰場的,現在的小兵大部分也都是農村出來的,能不餓死就不錯,上學,那可真是奢侈了。
“那他們就隻有一條路,到了年限退伍複員,這些年在部隊跟外界沒有聯系,跟社會脫節,這是正常現象吧?
本來就沒有文化,出了部隊還是個大老粗,就算給安置了工作,那也是按照人的本事來吧,你就說,沒有文化的老兵,給安排的是不是也都是出力的工作?看大門?保安?還是什麼?
那你說他們在部隊都得到了什麼?一個月二十幾塊的津貼,然後再另一筆退伍費用,一個工作。
以後人家說起來,啊,那個人啊,啊,部隊出來的,有點拳腳功夫,别的啥也不會,也就能出點力。
這種事,應該不少,但是你們不一定常見。
退伍返鄉的那些人,說句不客氣的話,胳膊腿完好的還好,還能出把子力,那也不排除有出了意外緻殘的,生病的,他們呢,回去能幹什麼?坐吃等死?
還有,一個退伍回來但是殘廢帶着工作又是個老光棍的兒子,和一個幾十年都在身邊承歡的兒子,如果你是父母,你會怎麼做?
被搶了工作又被家人趕出來的,也不少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