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4頁)

“353,怎麼就是353?怎麼就會是353?居然,居然這麼近,就在眼皮底下,這麼多年,走了多少次,我居然沒發現,我怎麼就沒發現呢?”

林正德整個人都呆住了,還有些懊悔,惦記歸惦記,真相擺在眼前了,突然間的解脫也有,但是他還是受到了不小的震驚。

那些人,都是他親手帶出來的,跟他一起并肩作戰多次,每一個人都是最親密的戰友,兄弟,是密不可摧的親人。

若是有老兵可能還有印象,當年的事件,不管是在東北軍區,還是全軍中,都是不小的震動,畢竟這已經超出了常人的認知範圍,當時還有人覺得是他們謊報軍情呢。

隻不過,那時候還處在建國前的混亂中,這邊又是面臨着縣城解放,林正德他們暗中也調查了很長時間,都沒有發現有用的線索,就像是,大戰一場之後,敵人都消滅了,但是己方這些人都憑空消失了一般。

等到建國後,形勢是穩定了一些,但是時間越久,痕迹也都更加幹淨,有用的東西更少,再想去詳查,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今天這一發現,屬實是有些突然了。

兩個營的戰士将骸骨圍在中間,都肅然的站着。

軍醫認真的将骸骨一一擦拭幹淨,擺正。

一切都是靜悄悄的。

秦清淮和程朝對視一眼,都無聲的歎氣,他們隻想找個合适的地皮建廠,現在這事,還真是大了呢。

眼看着天都黑下來了,程朝歎口氣,上前兩步把林正德扶起來,

“團長,先把這些,安置一下吧,回去核實一下,若是屬實就是那次被掩埋的英雄,那他們也應該得到應有的榮光。”

林正德僵硬的很。

不說他們,就是席平安也壓根就沒想到,他居然一語成畿了。

不過,英雄就是英雄,不管到了什麼時候,功勞都是不可磨滅的。

這邊光明正大的重啟調查,那邊邊境軍區牽頭的建廠也開始了,圈場地,廠房,宿舍,雖說不用多精細,但是也都是不小的工程,不光抽調了一些人過去,還在附近村子,和縣城裡也找了一些農閑的農民和工匠,到了邊境這邊秋收的時候,基本已經完工了。

邊境這邊最大的地域單位叫北山村,說是叫村,其實現在也沒有确切的北山村這個村子,邊境這一大片都算得上是北山村的範圍,都可以說是北山村的。

北山就是劉家屯後面的那個山,延伸到邊境的部分通常被人叫做北山,所以北山村,其實是對邊境這一片的統稱,就是他們平時生活的營區和家屬院都在這個北山村的範圍中。

這邊秋收,秋收過後,工廠這邊就可以準備開工了,剛剛收回來的黃豆,就第一個順滑的開始了流水線工作,大豆腐,幹豆腐,各種豆制品,在炊事班已經試驗了這麼長時間。

附近的國營飯店,供銷社,還有幾家國營工廠的後勤和采購,也早早的就打聽好了,知道是軍區主辦的廠子,那最起碼的面子也是要給的,食堂嘛,吃啥不是吃呢。

而且,這豆制品,就說大豆腐,該說不說的,縣城也有會做的,但是現在不是不允許個人的作坊之類的嗎?

而且就一個豆腐,也确實沒有這麼個廠子,就是有那麼兩個會做的手藝人,這形勢在這擺着呢,人家頂多是平時偷摸的做上兩次,跟村裡或者關系近的親戚換一換,或者冬天自己凍點凍豆腐,要說出來賣,人家不敢,他們這工廠的鐵飯碗,也沒有必要冒這個險。

又不是肉,吃不吃的又能怎麼滴。

所以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也不算為難,甚至算得上是個小小的好消息,這不是送上門的跟軍區打好關系的機會嗎?

軍區這邊既然敢這麼大大方方的建廠,自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這個廠子是軍區在後面做後盾,是軍區後勤主辦,但是軍區不參與,和軍區那邊的種植,養殖,甚至和軍區也都是分開獨立運行的,隻要看管得力,凡事按規矩,倒也不怕有什麼龌龊。

這個廠子,本意是為了轉移那邊由大機器替換下來的人工,所以原則上還是以原有的這些家屬和退伍兵和家屬為主,主要解決他們的工作問題,簡單他們這些家屬,尤其是她這樣不焦慮的,其實就應該往後排了。

但是,架不住高學曆的家屬少,家屬裡頭就簡單和蔣萍,然後就是過來的那幾個知青,雖說不用鎮場子,但是幾個人裡頭一選,除了簡單,也就是林東方合适一些。

簡單是個能躲就躲的,而且,後勤那邊秦清淮是主事人,這邊工廠她就是避嫌也不可能再去當這個頭頭。

最後林東方定個廠長。

簡單這個政委家屬一點不管也實在說不過去,選了一個不用坐班的銷售的工作,她這個脾氣,倒是沒有人不放心會有質檢不合格的從她手裡溜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