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元武幾個竟然也認識劉前他們,以前就算不是很熟,也臉熟。
幾人相見,又是一番契闊。
花昭的酒菜端上來,飯桌上跟熱鬧了。
她陪着喝了杯茶,就下桌了。
這時候還是不流行女人作陪,她在他們也不自在,而且她得回去看她的寶寶去了,再不去又餓得嗷嗷哭了。
......
一頓飯從中午吃到晚上,最後天都黑了,幾個人晃晃悠悠地攙扶着一起走了。
第二天快中午的時候,劉前就帶了一副豬下水和一副頭蹄回來。
“第一次,跟人不熟,就先拿回這些,等過兩天,嫂子要多少有多少!”劉前憨憨地說道。
花昭驚訝地看着他,二十七八的年紀,個子不高,可能隻有1米7,身材适中,不胖不瘦,模樣也中正,一臉憨厚,像個樸實的農村青年。
這種面相的人說話自帶好感。
但是葉深說過,他能說會道,可不是真的憨。
花昭也信,屠宰場的豬下水雖然随便賣,但是一個陌生人過去,也不是想買就買的,不然京城這麼多人,早去屠宰場門口排隊去了。
為了多吃口肉,走幾十裡路算什麼?
這是個難得的銷售人才,以後也許有大用。
“目前一副就夠了,我得做出來試試市場的反應。”花昭說道:“不過很快估計就需要很多了,每天大概十來副吧,不過不要豬肝、豬心、豬肺什麼的,隻要腸子和頭蹄。”
劉前雖然不明白她為什麼不要最好賣的,反而要不好賣的,但是憨憨地應了:“那能更便宜!”
腸子不是人人都會處理,也願意處理、願意吃的,現在除了特殊愛好的人,沒有人願意買豬大腸小腸。
豬蹄可以下奶,市場稍微好一些。豬頭也不怎麼好賣,買回去一大堆骨頭不說,也隻能水煮,不怎麼好吃。
這就是花昭的市場。
豬大腸小腸她有好幾種做法,豬頭肉那就更多了。
但是她過去買的豬腸子都是預處理過的,絕不是這種帶着排洩物的,花昭看着滿滿一盆臭烘烘的腸子,也麻爪了。
張桂蘭笑了,可下看到一個她閨女不會的了。
“我來,你快進屋看孩子。”張桂蘭說道。
“媽,你會清洗?要用面和鹽反複揉搓的。”花昭說道。
她雖然沒處理過,但是她知道怎麼處理。
“我當然會。”張桂蘭說道:“你就放心吧。”
在農村,豬下水也是金貴的東西,農村媳婦大多都會清理。
花昭也沒回屋,而是指揮着葉深烤豬頭豬蹄。得先把上面的浮毛燒掉,然後她進屋準備鹵料去了。
現在的鹵料不是很全,副食品商店幾乎隻有花椒和大料兩種,好在她找對了地方,知道去哪能買全:中藥店。
忙忙活活幾乎一天,晚上的時候,一桌子鹵肉宴開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