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9頁)

“這是村裡的小學?”花昭問道。

這陶藍的關系也不給力啊,她還以為他能給衆人聯系個民宿,就是安排到老鄉家裡,結果安排到學校裡?

這是要凍死人。

“不是,這是以前的知青點。”村長說:“知青都走了,這裡就空下來了。”

他們村一共才三十來戶人家,誰家也沒多餘的炕,裝下好幾十人。

就是一家裝幾個也不行。

那些城裡的大學生能看上他們這掉渣的土炕?沒得讓人嫌棄。

最主要的是,誰家也沒多餘的被褥,好心給了别人,自己就得挨凍,這麼冷的天,凍一晚上可不是開玩笑的。

再說,這些城裡人肯定也會嫌棄他們的被子。

村長已經帶幾人來到一間門前,推開,頓時熱氣撲面。

屋裡竟然有個女人在燒炕,看到花昭一行人,頓時害羞地笑了一下,然後趕緊把最後一點草燒完,又把地都打掃幹淨,這才悄摸出去了。

“陶老師幾個月之前就跟我說了,我們就開始收拾屋子,這炕一冬天都在燒,保證不冷!”村長道。

花昭有些驚訝,陶藍有這能量指使得動他們?

她打量着房間,别說,還真挺幹淨。

最早的知青插隊,都是住在老鄉家的,一起吃一起住,給夥食費。

然後矛盾重重。

後來就下了個政策,建立知青點,知青不跟老鄉一起吃住了,矛盾才少了。

而建立知青點是政策,國家出錢,所以一般建的比較好。

比如别人都住土房子,知青點就可以是磚瓦房。

眼前這房子外面雖然是石頭的,但是裡面也是水泥牆面,抹了石灰,幹幹淨淨,不漏風,很暖和。

花昭這才打消打道回府的念頭。

這要是學校,她真不住。

幾人又看了其他房間,這宿舍是分男女的,一排南,一排女。

每間大小倒是都一樣,一張炕上睡五六個人的标準。

花昭選了最幹淨的一間。

“那個,村裡有雞,十,十塊錢一隻,還有雞蛋,2毛錢一個,還有牛奶!1塊錢一斤,還有米面、蔬菜啥的....”村長看着花昭,磕磕巴巴地說道。

花昭一笑,她知道陶藍為什麼能指使動他們了,除了不會很多的住宿費之外,原來是有利可圖。

不過這都是應該的。

“那今天晚上我們就吃小雞炖蘑菇吧,先來兩隻雞,一斤蘑菇,有吧?”她問道村長。

“有有有!”村長頓時喜出望外。

好家夥,10塊錢,真要啊!而且一頓就吃兩隻,還不講價,真敗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