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4頁)

  蘇白同樣熱情回應。

  羅大翔不僅僅是一名法評人,而且還是一名資深的法學教授,在刑法領域上有所建樹,為人溫和。

  辦公室内。

  羅大翔坐在辦公椅上,正對着蘇白的沙發,李雪珍坐在蘇白靠右的位置。

  “蘇律師,這場公訴請你們白君律師事務所過來,主要是因為我不能親自參與進庭審當中,認識的一些頂尖的刑法律師,不願意接手這個公訴案子。”

  “畢竟是死刑案...雖說可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律所的名氣,可是這些頂尖的刑法律師本身不缺名氣和知名度,看到你的兩場庭審,都很不錯,所以試着聯系了你們律所。”

  蘇白笑了笑:“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答應承接這個案子了。”

  “既然承接了,那麼就需要對當事人進行負責。”

  “案子我已經大緻了解過了,但需要進一步和當事人父母,當事人進行溝通。”

  羅大翔笑着點了點頭:“這場公訴案對方可是北都有名的公訴律師,蘇律師不想要繼續和我聊聊?”

  “羅老師能夠指點我一二,當然是願意的。”

  每個刑法律師,所考慮的角度不一樣。

  有時候,不同的提議,切入法律的角度不一樣,這在庭審辯論當中,就會顯得很重要。

  羅大翔作為頂尖的刑法律師,蘇白當然願意聽一聽他的切入點和角度。

  羅大翔微微點頭,繼續開口:

  “這個案子在一審的時候我就有所關注,和我有一些牽扯。”

  “.....”

  羅大翔将案子又重新講述了一遍。

  案子是一個青年大學生,在和兩名咄咄逼人的社會人士起了沖突。

  在對方的攻擊下。

  在商場中,利用手中的刀具,反殺了對方兩個人。

  慌忙之中還離開了第一現場了。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和最重要的!

  離開了第一現場!

  殺人離開第一現場,這個主觀行為就很拉分。

  很影響審判長的态度。

  在一審的判決中,主觀故意殺人,并且連殺兩人,具有嚴重的危害性,判處死刑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一條,在不是某些特殊的案例當中,往往伴随着死刑,所以這一條不怎麼重要。

  羅大翔又詳細的講了這個案子發生的過程。

  蘇白微微點頭。

  “羅老師,你對這個案子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