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的概念指的是,捏造犯罪事實,進行虛假的立案和告發,意圖使他人遭受到刑事責任。”
“我想請問顧律師,當初你在故意誘導賀東升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你作為一名律師,進行誘導詢問,并且将誘導詢問的内容作為基礎移交立案,這其中的主觀因素是什麼?”
“你的主觀性是不是想讓賀東升遭受到刑事責任?”
“如果不是的話,為什麼要進行誘導詢問,并且用這誘導詢問的結果進行移交立案?”
“你難道不知道騙保罪是能夠遭受到刑事責任的嗎?”
“作為一名保險的法務人員,相信你對于騙保罪是了解的吧?”
“請顧律師正面回答我的這幾個問題。”
面對蘇白一連串的詢問,顧斌深吸了一口氣。
明白這幾個問題不回答的話,肯定是過不去的。
因為這幾個問題都是核心的關鍵問題。
同時顧斌也在心裡面懊惱,當初為什麼就讓審判長判定了他這個誘導性。
要不然的話,現在在庭審上也不會陷入這麼被動的局面。
不過事實已成定局,顧斌也沒有繼續再想下去。
沉默了幾秒後,開始回答。
“根據當時的情況,以及我們全安保險法務部門的經驗來說,賀東升的确有着巨大的騙保嫌疑。”
“我的主觀上認為的是賀東升具有騙保嫌疑,所以在完成我想知道的答案以後,将其移交立案處理。”
“實際上,我的主觀意圖并不是想讓賀東升以騙保罪遭受到刑事責任。”
“再有,我是根據自己的判斷來認定賀東升具有騙保嫌疑,而不是捏造事實。”
“根據誣告誣陷罪的定義.…”
“我不具備達到誣告誣陷罪的構成條件。”
“蘇律師,針對你的問題,我回答完了。”
顧斌回答完蘇白的提問,稍稍的松了口氣。
在接收到法院傳票的通知,以及得知了蘇白提出的訴訟申請。
顧斌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所以提前進行了準備。
這一次的回答,是他早早就準備好的答案。
而另一邊。
蘇白望着顧斌,笑了笑。
長出了一口氣以後,緩緩開口,繼續進行追擊。
“顧律師,我詢問的是,你為什麼進行誘導性的詢問.…請不要抛開這最關鍵的一點進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