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申請對于我方當事人廣有志當時的行為進行判定。”
“判定結束後.…再繼續針對本案的其他情況進行審理。”
秦勇同意了蘇白的陳述,翻看了一下相關的材料,緊接着問了廣有志幾個問題。
“請問被告方當事人廣有志,你在當時看到王強欺辱那個女孩的時候,第一時間的反應是什麼?”
廣有志開口回複:“審判長,我第一時間也沒有想什麼太多的東西,我當時想的就是幫那個女孩兒。”
“不想他被其他人欺負。”
“那你是出于什麼目的,想要去幫助這個女孩?”
“當時的目的很簡單啊,當時我看到王強正拉扯着人家女生,人家女生滿臉的不情願,他還非要想把人家拉上車。”
“第一時間想的就是王強在欺負人,于是我就上去動手了,如果說目的的話,我覺得目的可能是為了救人吧。”
“沒有什麼其他目的.…我在上學的時候就一直看到網上有些欺負人的案例。
所以心裡面一直想着,如果我遇到這種事情了,會不會幫助其他人.…
我當時給自己的心理暗示,就是如果我遇到了,肯定會幫助其他人。
因為我也擔心以後我的親人在外面遇到了什麼危險其他人不願意幫助的情況。”
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廣有志的想法很簡單,在審判長詢問的時候,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好的。”
在秦勇聽完廣有志的回答以後,心裡面已經有了大緻的判斷。
廣有志的行為的确可以稱得上是見義勇為,這一點的判定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是在哪一點有問題?
有問題的一點是——在這個見義勇為的過程當中。
廣有志導緻了王強的重傷,從見義勇為的觀點和主觀行為上,能不能夠判定廣有志造成了王強的重傷,這一點是合法合理的。
這一點才是本次庭審中最關鍵的一點。
秦勇在先前都沒有處理過這種案子。
但是根據以前的案例來看。
大部分案例.…
如果在見義勇為的行為當中造成了當時的施暴者,重傷或者是死亡。
見義勇為當事人都會被判定成故意傷害,隻是在量刑上面而言會進行酌情的判決。
隻不過這次庭審上,蘇白做的是無罪辯護。
秦勇倒是很好奇被告方委托律師會從哪個角度來進行無罪的判定。
法槌敲響。
秦勇開口:“針對于被告方當事人廣有志的行為。”
“法院方面進行判定:廣有志的行為屬于見義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