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10頁)

  “對于相關的事實黃雪梅已經經過了詳細的陳述。”

  “對于黃雪梅所陳述的經過,檢方和受害人委托律師有什麼需要進行補充陳述的嗎?”

  “或者說有沒有什麼異議?”

  陳樂和蘇白,在剛才黃雪梅所交代的犯罪經過中。

  都能夠明顯的看出來,黃雪梅是想要表現出自己的主觀,非故意,非謀定。

  從而減輕自己的刑事責任,判一個無期。

  先不說檢察官的角度,單單是從蘇白的角度而言,這個案子都不可能隻判一個無期。

  第一:謀殺。

  第二:投毒。

  無論是謀殺還是投毒,這在刑事案件當中,都屬于情節特别嚴重,情節特别惡劣的判定。

  這種一般都按照從重從嚴進行判罰。

  尤其是在沒有自首環節和一開始拒不認罪的情況下。

  對于這一點兒,蘇白直接坦白了自己的看法:

  “審判長,我有想要進行補充的,并且有一定的異議。”

  “在剛才黃雪梅交代犯罪事實的相關情況中,黃雪梅一直在強調,她是以開玩笑的形式進行的投毒。”

  “并且表示,她沒有想到會造成這麼大的危害和問題,也就是說沒有想到會導緻朱芸一直躺在病床上。”

  “表達自己的主觀意願是非故意,從而達到減輕刑期的目的。”

  “可是這隻是她陳述的主觀。”

  “是否故意和是否開玩笑,一切都以行動力來進行表現。”

  “在這個案子中黃雪梅的具體做法是什麼?”

  “第一:由于嫉妒,在聽到實驗室的同學議論劇毒化學品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懲罰朱芸。”

  “對朱芸進行下毒。”

  “這已經達到了提前謀劃的情況。”

  “并且還付諸了實施,怎麼實施的已經表現的很清楚,那就是竊取實驗室内的劇毒化學品。”

  “還有一點。”

  “黃雪梅具體的表述是,她沒有想到會造成這麼大的危害。”

  “可實際上呢?”

  “作為北都大學高材生,并且在實驗室做化學用品,她清楚的知道,劇毒化學品的緻死量和緻傷量的界限是多少。”

  “這一點可以通過平常黃雪梅和同學們的交流加以證實。”

  “在她知道緻死量和緻傷量的界限是多少的時候,她還依舊選擇對朱芸的洗漱用品中加含了緻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