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第9頁)

  .….

  PS:求求月票~

  劉學偉這個案件最注重的就是在刑偵的調查階段。

  通過刑偵階段,來确定劉學偉的這個案子究竟有沒有問題。

  因為在審判階段,這個案子是不存在流程上和判罰上的問題的。

  之所以會判罰死緩,一來是有自首情節,二來是家屬出具了諒解書。

  所以這個本應該判決死刑的案件,最終判決了死緩。

  站在審判長的角度來講沒有誤判的可能。

  在經過和受害人家屬的深入了解後。

  蘇白更想要知道,謝麗蓉和謝安,這一對父女在案發之前,他們兩個人之間到底是怎麼進行溝通的。

  為什麼謝安在沖動的情況下,會選擇去殺害劉學偉。

  按照一般常理來講.…這件事情大多數都應該是先進行調解。

  然後再在一定的沖突之下,升級矛盾才會發生殺人這種異常惡劣的事情。

  僅僅以謝麗蓉的一個口頭矛盾,來說明謝安的犯罪動機,很難服衆。

  蘇白和李雪珍很快就前往了,一審法院德市中級法院将一審的卷宗帶回了酒店。

  随後各自分配的任務,開始整理卷宗。

  将整個卷宗的相關情況整理完畢後,蘇白長呼口氣。

  卷宗上關于這個案件的偵查信息,表示的很清楚。

  謝麗蓉在這個案子的偵查階段更改過好幾次口供。

  這裡的口供指的是,謝麗蓉在于劉學偉發生矛盾後。

  回到了自己的娘家,與謝安,也就是她的父親說了什麼。

  其中,謝麗蓉陳述,是因為兩個人吵過架,告訴了她父親謝安,謝安就沖到了劉學偉的家裡将其殺害。

  刑偵人員對于這種說法當然的不相信。

  畢竟殺人是需要強烈的動機的,謝麗蓉隻是将兩人吵過架的消息,告訴過他的父親謝安。

  謝安就沖到了劉學偉的家裡将其殺害,這個動機未免太過于不合理。

  但是,在刑偵人員對于這個說法進行深入的調查時。

  謝麗蓉一口咬定就是這麼回事。

  這讓刑偵人員對于該案件的推進,産生了一定的阻礙。

  不過好在對于其他人的排查,否認了謝麗蓉的這一說法。

  通過對謝安及謝麗蓉母親的調查,認為這種說法存在一定的疑點。

  在刑偵人員,提出合理的依據,說明了謝麗蓉的供述有一定的問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