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在一旁說道:“也不算權宜之計,我覺得你們成親也不錯,萬一皇後娘娘還惦記你怎麼辦?你不如就嫁給淩風。免得那些小人惦記。”
母親一旁勸說:“我也覺得這樣極好,你們倆不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嘛,又不是不熟。”
我看着還好好活着的雙親,身邊的一樣手握兵權的宋淩風,我眼睛熱熱地,我開口說:“女兒的婚事由雙親做主就好,女兒沒有意見。”
我與宋淩風的婚事定在三個月後,父王高興得不得了,加上父王在西北向來有威望,來送賀禮恭賀的人絡繹不絕。
而皇上也派了慶王過來送了賀禮,慶王是先後的嫡子,也是皇上的長子,自從繼後生下燕王後,他便不再受寵,韬光養晦,在朝中做個賢王。
他除了帶來皇上賞賜的東西,還有封我為嘉和郡主的旨意,一是做為安撫我落選燕王妃,二是安撫我父王。
宋淩風和父親熱情地招待了慶王,他還帶來了燕王的消息。
燕王大婚那日在街上鬧了一場,新人還未進宮,帝後已經知曉了所有的事。
新婚之夜,燕王和沈昭昭大鬧了一場,沈昭昭在殿裡砸壞了無數的東西,哭着說燕王不愛她,曾經的海誓山盟轉眼而逝,騙了她的感情,也騙了她的清白。
燕王怒極:“本宮的王妃要的是端莊大氣,有禮有度,你看看你現在是什麼樣子?與坊間的無知婦人有何區别,你真讓我失望。”
“我若知你是如此蠢笨之人,也不會棄了書儀而選你。”
“我騙了你的清白?但凡你是清白的女子,那晚便不可能那般輕易地從了我,沈昭昭,你又以為自己是什麼貞節烈女,不過也想着得到皇子妃的位置罷了。”
“既想要榮華富貴,又想要名節,哪裡有這等好事。”
而皇後從一開始便對沈昭昭不滿意,偏偏她還不知道,成親第二日便和皇後哭訴:“母後,殿下昨夜沒有與我同房,他居然将我一個人扔在新房裡,他心裡一定還念着趙書儀,母後可要為我做主啊。”
皇後冷冷地看着她:“自己夫君的心都攏不住,這才是新婚便鬧成這樣,日後你要如何是好?”
“而且,晟兒是皇子,也是嫡子,日後除了你肯定還會有别的女人,難道你也是這樣要我做主?”
“我以為沈家是名門望族,教出來的女兒也是知書達理的,沒想到,居然是這樣輕浮無用,真是讓本宮失望。”
接着也訓斥了燕王一場:“沈昭昭是你自己要選的,母後為你選的趙書儀出身名門,堪稱貴女典範,偏你不知足,要自己選了這小門小戶的沈昭昭,實在上不了台面,日後如何輔佐你?如何成為你的助力?”
“她除了會拈酸吃酸還會什麼?日後等你有了側妃,我怕她更是要鬧上天。”
“你自己選的人,便自己處理好,内宅不甯,如何成大事,你别讓你父皇對你失望。”
“慶王最近辦差辦得極好,你父皇很是滿意,你再如此荒唐下去,當心失了你父皇的心。”
燕王看沈昭昭毫無管理内宅的能力,頭疼不已,聽從皇後的勸告,從京中貴女中挑選了靜安侯的女兒柳安安做了側妃,把燕王府的中饋全交由她打理。
柳安安甚得皇後喜愛,越發受擡舉,而沈昭昭每日隻顧着傷春悲秋,等她清醒過來時,燕王府俨然是以柳安安這個側妃為主了。
而我和宋淩風的婚期也到了。
因為宋淩風是個孤兒,他毫不介意與我成親後,我們繼續住在平西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