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懂還行……”
趙龍笑道,“所以他就自認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了嘛,這就是皇帝稱呼的來源。不過,光是一個稱呼是不行的,你别說皇帝了,不幹點什麼,叫天帝天父也沒什麼用。他最難能可貴的是,完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了。”
“是麼?”
嬴政聽了一樂,“先生如何評價這車同軌書同文,乃至于統一度量衡?如此的事情,在前……在當年,可是沒少花費力氣。”
沒錯,當時堅持車同軌書同文,可是讓秦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花費了巨大的力氣!
以至于不少的老秦權貴都認為這樣做很可能會激起巨大的反叛,朝廷實施這個會有過多的消耗和花費,所以勸谏秦始皇不要這樣做。
不說他們,就是支持始皇帝做統一文字的李斯,也沒想到,嬴政這位皇帝老哥的想法和力度,比自己這個法家人物都更徹底!
他比法家都法家!
第061章
始皇帝的功績,太大,太多!
“雖然大一統在那個年代飽受了壓力和阻力,但是,他卻真的是苦在當代而功在千秋。”
趙龍繼續說道,“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統一法度,各種各樣的統一标準才讓整個華夏地域,完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所謂天下大同。
所有的華夏子民的那個時候有了統一的基準,也就更有了統一的價值認同。
所謂衆人拾柴火焰高嘛,拳頭還是凝聚起來的時候力道更大。我們從那個時候就形成了大一統的格局和思想了,幾千年來,隻要有這個思想在,那麼所有的華夏文明都能夠凝聚在一起,形成統一的力量。
隻要我們能形成統一的力量,那麼整個國家所擁有的實力和綜合國力就不會弱,這個,才是秦始皇給後人留下的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否則啊,你要是像其他周邊國家那樣,或者,像中亞西亞那樣,從文明開始到現在,幾千年來一直都是一盤散沙,哪怕到了高級文明階段,到頭來也不過是别人的傀儡和附庸罷了,沒有一點點自主的命運的。”
沒錯,别說中亞西亞了,也别說非洲了,就連歐洲那些小國家都照樣是這樣的遭遇。
管你是不是工業化國家,也管你祖上到底有沒有小闊過,隻要你單位小,戰略縱深差,綜合國力不高,你就是沒有自主的命運。
一戰二戰的時候,歐洲國家要麼成為附庸,要麼,就直接被征服,
毫無波瀾!
二戰之後,哪怕是資深的資本主義國家也要被動的選擇國家意識形态和陣營。
你這頭的老大讓你做什麼樣你就得做什麼樣,想讓你幹什麼你就得幹什麼。
你不幹事,他就幹你。
冷戰的時候,說讓你當馬前卒,你就得當馬前卒。
你不當炮灰,誰當炮灰?
蘇東劇變之後,東歐小國家清一色的趕緊改制,那是自己想改的麼?
一開始不想搞,後來又不想變,但從頭到尾根本輪不到你做主。
國體小,縱深差,沒有任何的大一統的環境給他,所以他根本就強壯不起來,也根本不可能抵抗得下去,隻要外界環境稍稍一來,他必然就得跟着翻個底朝天,祖墳都給你翻沒了。
“先生能如此認為,我心甚喜也!”
嬴政聽了,滿意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