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6頁)

蒙恬說道,“隻要固守長城,匈奴人豈能進退自如?”

“沒那麼多人啊……”

趙龍說道,“秦末混戰,人死的隻剩下不到秦朝建立的三成了,再加上劉邦白登之圍大敗,國力有點跟不上了。”

什麼?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和蒙恬等人,全都一驚。

“居然會死如此多的人?”

幾千萬的百姓,最後死的隻有三成左右?

這春秋戰國幾百年,也沒有任何一個時間點上各國諸侯們死亡人數超過13的。

“春秋戰國數百年,也未曾見過如此大的慘狀,敗局,這是為何?”

扶蘇聽了,詫異問道。

死這麼多人?

這也太慘烈了吧?

“春秋戰國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兩個國家打一打,其他國家更多時候湊湊熱鬧,看看熱鬧,僅此而已。”

趙龍說道,“可是等到秦朝末年的時候,是整個全國範圍内都在激烈的打仗,所有地方基本上全都沒有幸免于難,而且時間長達10年左右,十年啊,十年一直在打仗,老百姓怎麼活?

他不被殺了,那也得被搶走糧食當軍糧,然後自己餓死呀,就算餓不死餓個半死,身體出毛病了,也慢慢垮了,然後打仗死一大堆人,又會流行瘟疫……你讓老百姓怎麼辦?活不下去的!”

沒錯,隻要發生大規模的戰争,死的最多的永遠都是老百姓。

有些是直接死亡,有些是間接死亡,直接死亡是受到牽連被屠城之類的。

而間接死亡可就多了,打仗都需要糧食的,老百姓手裡的糧食怎麼可能留得住呢?都被搶走去當軍糧了!

就算當兵的不強,也會被四處興起的土匪和山賊或者地方武裝搶走。

糧食就是戰力,就是持續戰力,哪家軍閥都會搶!

口糧都沒有了,老百姓怎麼可能活得下去呢?

再加上,三天兩頭打仗,對于農耕和農收也是非常大的破壞力,别說很多時候種不成就算種成了,回頭收糧食的人也不是你,這是非常可悲的。

而後還有瘟疫的流行等等情況,每次全國性的戰争,最大的一場戰役,雙方死亡不過幾十萬,而等到戰争結束之後,百姓們的傷亡都是幾千萬來計算的,每每都是剩下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乃至于十分之一!

三國時期最慘烈,死的人剩下的還不到十分之一!

“是如此啊?百姓,何其艱難也?”

扶蘇聽了,深深感歎。

“是啊,所以甯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嘛。”

趙龍歎笑一聲,“現代人看古代戰争都想着封侯敗相,想着一飛沖天,可是,真正輪到自己頭上的時候,你頂多是别人眼裡的一個數據罷了。”

“當然,秦末之後,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全國人口翻了幾番了。”

趙龍說道,“人口又超過秦朝時期了,國庫充盈,然後漢武帝他老子還幫他掃除了一些內患,漢武帝就能讓整個朝廷集中精力對付匈奴了,既有本錢又有精力,然後對匈奴的三次大會戰就開始了。”

說着,趙龍繼續說道,“三次會戰分别是漠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當然,沖突是從馬邑之圍開始的,可惜匈奴大軍沒上鈎,從那以後雙方就徹底撕破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