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罵道,“如此的事情豈能統一而論,你就是因為從來不往實際着想,因此才會如此幼稚可笑!朕讓你多多學習政事,你卻偏要迷于儒道!”
嬴政心裡十分的惱火,他本以為經過今天的事情之後複蘇就會完全認錯了,但是卻并沒想到複蘇心理對儒道的執念竟然這麼深厚。
不過,換句話說,比起其他任何人,扶蘇才絕對更是嬴政的兒子。
太像了,實在是太像了!
嬴政一統六國的時候,不少權貴都是反對的。
沒錯,都是反對的。
因為嬴政想要做的快速一統六國是有很大的風險的,老秦權貴跟着幾代君主,已經奮鬥了幾百年了,他們知道有很多時候都及之不得。
與其一口氣把六國全都吞并,倒不如緩一緩,先一點點的吃一點點的消化,這樣才是最穩妥的。
一口氣把所有的敵人全都吃了,那麼你潛在的敵人也就會無形之間變得最多,潛在的風險自然也會變得最大!
曆史實際證明,權貴們的擔心是對的。
先祖幾百年穩紮穩打,所得到的領土都是比較穩健的消化下來了,而嬴政一口氣吞并的六國,卻在嬴政死後短短三年紛紛光速複活,并且還反過來給了秦一個緻命一擊!
所以,在大秦奮幾世餘烈的幾代君主内,嬴政既是一個最成功的人,同時也可能是最失敗的人。
當然,胡亥要排除,胡亥就不是一個人。
而如今,嬴政着急一統六國,完成之後,扶蘇更是想要着急的讓大秦永永遠遠的長治久安,而通過給所有人樹立教條,也就是所謂的鎖死靈魂,也的的确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或者比較長的一定時期達到長治久安的效果。
隻能說,扶蘇更着急!
宗教其實就是這麼回事,通過宣傳來鎖死靈魂,來達到長盛不衰的效果。
隻不過,宗教比起政治,永遠不能正面對沖,他隻能旁敲側擊或者與回報操,當然更多的時候,宗教隻是政治的附庸,是政治的手段。
儒道在後世很多時候也被稱為儒教,也是有這個緣故的。
所以,王朝政治不是服務于儒道,而是儒道一直都隻能當政治的工具。
就是這麼回事。
“今日,叔孫通的罪過已經确定了。”
嬴政說道,“他偷窺天機,夥同趙高,犯下欺君大罪,朕要把他夷滅三族,你可有什麼意見?”
嘶?
什麼?
夷滅三族?
聽到嬴政的話,扶蘇當即一慌,他趕緊說道,“父皇,父皇息怒!父皇,叔孫通大儒,他亦或許是貪戀一些富貴,可滿朝文武又有什麼人不貪戀呢?隻要父皇能願意給他一些地位,他必然能給朝廷,給天下帶來不少的幫助啊!請父皇千萬不要殺他,更不要将其夷滅三族,否則的話,恐引起儒生們的忿恨啊!”
嗯?
就他?
嬴政聽了,冷聲喝道,“儒生犯罪,還能不罰?貪戀權貴者多,犯法的有多少?你以為這天下,這朝廷,是給儒生開的嗎?”
說着,嬴政繼續喝道,“另外,你知道這叔孫通後來都做什麼事麼?”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