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頁)

扶蘇掃視一周,勸道,“大庭廣衆之下,這麼争執,對儒道的形象臉面不利啊!”

“是也!”

“大公子說的對!”

“大公子說的太對了!”

沒想到,淳于越沒說什麼,一幫儒生反倒是馬上附和了起來。

“淳于博士非要來和我們争執,哎,有辱斯文,實在是有辱斯文!”

我特麼?

聽到這幫人的話之後,淳于越不禁一陣臉黑。

你們這幫東西竟然還惡人先告狀了?

第225章

你也配?你也配?

“大公子,如今還哪有什麼臉面?”

淳于越指着前面這幫儒生對扶蘇說道,“他們惡意歪曲,實則是在羞辱儒道,辱沒聖賢!老夫是不願意他們這般胡鬧,這才出手阻止的!”

“有話好好說,切莫讓人看了笑話,誤以為儒生如此不堪啊……”

扶蘇勸道。

他可不想讓人覺得宣揚儒道的人,都是如市井罵街一般。

儒道,那得被端着,那得偉光正啊!

縱然是辯論,那也得是坐在正經場合,你說一言,我駁一句,得合乎周禮啊!

當然,扶蘇說的,難道淳于越不懂嗎?

他懂!

但是,這幫儒生們可能這麼照做嗎?

“老夫自然是想着維護儒道,才如此的。”

淳于越說道,“是他們,非要在宣傳什麼新儒道,哪有什麼新的儒道?隻要悖逆了聖賢那些話語的,那都是謬論,是在歪曲事實!”

“淳于博士,你這話我們就不同意了!”

“我們什麼時候悖逆了聖賢的話語了?”

“是啊,聖賢的話語都在這呢,我們說的有錯嗎?”

“沒錯,憑什麼說,聖賢的話語是什麼意思,是你一人說了算的?”

衆人聽了,忍不住反駁道。

而淳于越聽了,更加光火。

儒道的确是分為了不同的流派,因為孔子留下來的那些話的确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人面對相同的話,有不同的解釋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才會有不同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