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社會,名聲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是古代很多人相信靈魂,認為名聲惡臭,那麼靈魂就髒了,人可以死,但是靈魂要是受到玷污,那就沒下輩子了,或者下輩子遭受惡報。
第二,那就是跟現在差不多,名聲是一個人的社交準入證,與人交流交談做生意,但是我臭名昭著的話,就沒有人願意跟我這樣了。
比如劈腿pc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下次找對象還是容易嗎?
比如坑了合作夥伴的事情發生了,人盡皆知了,那下次還好跟人做生意嗎?
其實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第232章
蠢啊,太蠢了!
在古代,有些人哪怕不追求什麼地位,什麼功勞,什麼富貴,他絕對是追尋名聲的!
你可能見過有些人為了舍棄榮華富貴而自隐江湖的人,就這别人還要稱他一聲高雅,賢士。
但是你見過主動把自己名聲搞臭的大人物嗎?
就算是幹了再不要臉的事情,那都會給自己找一個相當能說得過去的理由,再給自己标榜一下仁義道德的形象。
比如司馬昭,就連他還知道一個借刀殺人,而不是自己親自動手呢。
回頭高貴鄉公曹髦倒在地上,他還得走過去嘤嘤嘤哭兩聲,這都是操作……
所以像淳于越這樣的人,我可以不要富貴,但我得要名聲要臉呀!
我得要我的形象啊!
我在大秦的鹹陽這裡這麼高聲呐喊是為了什麼?
說白了是為了讓儒道這兩個字和淳于越這個名字,無限拉近距離,無限綁定,甚至畫上等号!
我想讓後人一提起儒道,除了想起孔孟之外,還能想起我淳于越!
我不要現實的财富,不等于我不想要精神層面和輿論層面的财富!
可是現在你要是把商山四皓給引出來,那可就不同了……
他們幾個要是來了,那我怎麼辦?
要是論單打獨鬥,我興許還不怕他們四個人中的哪一個,但是他們四個可是一個群體啊!
這是搞群毆呀!
這講不講武德?
拿我一個人的名聲和能力和四個人同時相比,還是和他們四個?
這我怎麼赢?
這簡直是不講武德!
到時候名聲給他們引走了,富貴也給他們引走了,一切全都是他們的我,奮鬥這麼久,最後隻是一個陪襯?
這我能甘心嗎?
“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