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心說,朕不是廢了麼?
這倒是沒錯,廟号嬴政廢了,但後面漢朝又開始用了。
而且,廟号那本身就是非常非常嚴格的。
廟号一開始是商朝設立的,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才會特别追上廟,讓後世的子孫,永遠的祭祀,延其香火。
所以,廟号一開始的時候,不是七個八個,而隻有三個。
那就是,太、高、中。
太,那就是創立基業的那個,叫太宗。
高,是除卻創立基業的先王之外,功勞最高的那個,叫高宗。
中,就是在朝代進入跌宕和羸弱的時候,能夠讓王朝中興的中興之君,叫中宗。
太宗是太甲,高宗是武丁,中宗是太戊。
太宗不是商湯,是太甲。
後來覺得不夠,就又加了幾個稱謂。
然後商湯這才被尊奉為了太祖。
祖,開創者,宗,繼承發揚者,這一套系統這才成了。
到後來周朝不用廟号用谥号,而秦朝,廟号谥号都不用。
就是因為始皇帝覺得兒子評價老子,那不是大不孝麼?
自己的功績,誰都不能評價!
不用!
所以,千古唯一始皇帝,既沒有廟号也沒有谥号。
獨一份的存在。
到了後面漢朝的時候,基于仁孝控制……不是,是基于仁孝治天下的目的,也是為了和暴秦相左,就不但恢複了廟号,也恢複了谥号。
雖然漢朝恢複了廟号,但是評級還是非常嚴格的,整個西漢十二個皇帝,算着開國皇帝劉邦在内,總共才隻能有四個。
除了漢高祖劉邦之外,剩下三個是太宗皇帝漢文帝劉恒,世宗皇帝漢武帝劉徹,還有中宗皇帝漢宣帝劉洵,
就這三個,多一個都不行。
就這,漢武帝死後,群臣們還是非常激烈的争執了很長時間,最後才願意給漢武帝一個廟号的。
世宗,這個廟号其實也是一個說起來有些詭異的詞,僅次于神宗。
因為自古以來,能稱作世宗的,除了一些雜七雜八的小朝代,還有一些非人類之外,大一統的朝代裡,也就三個人。
那就是漢武帝劉徹,明朝的道長嘉靖,還有清朝的雍正。
都是帶着不少邊角黑料的人。
當然,太宗這個稱謂,那也是夠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