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政治需要?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困惑問道,“這關乎政治需要什麼?”
“因為關隴集團啊。”
趙龍說道,“這個關隴集團,就是一個集政治軍事以及綜合利益為一體的貴族集團融合體,他在南北朝的後期,以至于隋朝和唐朝的初期一直都在影響着整個朝廷,或者說準确一點是威脅威懾着整個朝廷,足足幾百年。”
“這是一個毒瘤啊!”
“可不是麼?”
趙龍說道,“其實隋朝就是因為這個才沒的,隋炀帝動了他的利益,他就轉頭找别人把你搞掉。唐朝就是和關隴集團聯合之後才那麼順利的一口氣把整個隋朝的地盤接管了的。”
“是如此啊?貴族集團,本應當和皇室共同進退,可,貴族影響到了皇權,乃至于政權,那就不對了。”
嬴政面色複雜的說道。
當然,他統治之下的老秦集團,在很多時候也有居功自大的操作,但,在他面前有個大多數的時候也是恭順的。
因為他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魄力。
不過,嬴政自己對此也是有些擔憂的,他擔心子孫的魄力不足,到時候大權再落入到一些權貴手裡面,那麼對皇室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請先生繼續講。”
嬴政繼續說道。
第365章
曆史是個環!
“這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已經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了,能力也是非凡,但,他對關隴集團,也不能做到一口氣的拆散滅掉。”
趙龍說道,“但李世民一朝的時候,就已經對關隴集團有所壓制了,他壓制的手段很簡單,那就是他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啟用了大把的山東豪傑,所以,他統治的時候,那是有兩大陣營共存,而不止是一個陣營集團說了算了。”
沒錯,李世民一統天下的過程之所以那麼順利,不光是因為他這個主帥牛逼,同時也是因為手下的猛将良将比較多。
這些猛将,有的是關隴集團的,有的,就是山東豪傑,這些猛将乃是李世民戰略部署到戰略實施所能實現的關鍵。
當然,這個山東豪傑,不等于現在的山東省,是崤山以東,也可以稱為關東。
古代國内兩大基本盤,也就是關中和關東。
從秦漢開始是如此,到後面唐朝了,還是這樣。
後來,随着幾次衣冠南渡,又才逐漸的養成了另外一個貴族集團,是江南士族。
後來随着關隴集團的消亡,蒙古人的南下,部分山東豪族聚攏大都形成京城勳貴圈,部分山東豪傑被迫南遷到了江淮,形成了淮西淮東的淮河士族集團。
元末的幾路反王,包括朱元璋在内,都是淮河流域的豪強勢力。
靖難之役,從北到南,看似是朱家内鬥,其實是北方豪族對淮西士族的反撲。
而等到清末,江南士族,則是大規模的登上了舞台。
所以整個古代曆史的動蕩消亡,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參與的核心就是這麼幾個非常精簡的士族集團。
古代政治曆史,是貴族集團抱團高度參與,而勞苦大衆被迫參與,且永不能主導的政治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