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7頁)

“卻原來是長安鄉啊?”

一旁的馮去疾聽罷,這才也恍然,“難怪名字聽這着這麼熟悉。”

沒錯,長安,原來是鹹陽東南的一個鄉裡,也就是一個王畿下面,乃至于縣城下面的一個鄉裡,是個鎮級行政單位。

結果,就因為劉邦的抉擇,一下子從鎮級,升為了最高的國格級了。

所以說,在政策和環境面前,不管是多大的鴻溝,想讓你跨越過去,哪都能跨越過去。

現代的幾座大城,也差不多是這麼起來的。

這就叫,天子一怒,想讓誰富誰就富。

“從此長安就成了西漢的地盤了。”

趙龍說道,“不過東漢劉秀的時候,就不把長安當做都城了,因為這裡畢竟是西漢的王公貴族們盤踞了幾百年的地方,這是别人的老巢,而且不是正經覆滅的,不利于自己利益集團的統治啊,也不利于自己正名,所以,他就遷都洛陽了。”

“呵,他倒是遷都洛陽了。”

嬴政一笑,“不過也是,比起防範後世子孫可能遭遇的那些四方危機,一個朝代的創立和鞏固,才是更為重要的。”

這話倒是沒錯,你别想着生生世世,你首先得生啊。

啥事,都得一步一步來。

“是啊。”

趙龍笑了一聲說道,“不過,在古代的時候,長安和洛陽,那絕對是古都界裡的絕代雙驕,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絕大部分的王朝,不是定都長安,就是定都洛陽。

基本上就是你上一個定都長安,我下一個就定都洛陽。要不然就是,我上一個定都洛陽,那他下一個就定都長安去了。直到後來,宋朝建立以後,長安從此也就不再當都城了。”

當然,宋朝之所以不定都長安,那也是因為五代十國的時候,整個北方五代,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都是定都的開封。

可以說,把開封當成新的帝都,不是宋朝開創的,而是後梁開創的,隻不過後梁就存在了十七年而已。

中間,也隻有後唐選擇了定都洛陽,因為後唐自稱李唐延續,但其實他們是沙陀族,至少在血脈上不是李淵和李世民這一支。

而後梁之所以選擇定都開封,也是因為打仗把西段的大運河漕運打廢了,漕運不能運抵洛陽,所以,就選擇了東段漕運的節點,開封。

第381章

劉邦,年紀也不小了?

這些,都是因為時局環境造成的。

當然,後來開封的沒落,或者說相對沒落,也是如此。

本來是漕運便捷之地,交通便利,發達,所以就成了五代乃至于北宋都城了。

但到了近代,本來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京九線是要過開封的,但因為開封黃河容易決堤,為了防止黃河決堤影響到鐵路的交通,所以最後隻能棄當時的省會開封,而選擇了鄭縣。

結果就是,城市的發展興也如斯,沒也如斯。

從此,開封再次成了陪襯。

“萬萬沒想到,鹹陽城,竟然如此昙花一現。”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不禁感歎一笑。

心裡也不知是因為鹹陽城是大秦的專屬,長安與鹹陽的不同,而高興,亦或者是,鹹陽城從此的沒落,讓他感到歎息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