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齊國被秦國滅國之後,這整個臨淄城,刨去被迫被輸送到關中的那些齊國貴族之外,剩下最多的,仍然是田氏這些子孫。
畢竟,田氏實在是太能生了,又能生又能幹,所以他們才能夠迅速的強大起來。
哪怕是取代了原來的王族之後,田氏也照樣以迅猛的速度,依靠生育,依靠後代的數量,還有規模,來牢牢占據齊國的地位。
所以,姜氏哪怕之前在齊國統治了好幾百年,但最後被奪舍了,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田氏齊國在滅國之後,掙紮的非常強烈,但是卻幾乎沒有聽過姜氏的人,在自己的王室被取代之後翻出什麼浪花來的。
人口規模就比不過呀!
不過,田氏這麼能生,有這麼多的後代,同時也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原來的核心王族被滅被遷移之後,剩下的人多少有一些群龍無首,誰都不服,誰的情況。
你是王子王孫,我也是王子王孫,他也是王子王孫!
那大家誰服誰?
結果就是誰都不服誰!
所以在秦朝末年的時候,出現最多的王,就是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齊王。
因為這玩意兒誰都想做!
哪怕是自己哥哥當了王,弟弟都不服,弟弟也要參與一腳。
哪怕自己哥哥死了,自己也要看着自己的小侄子,找到他各種各樣,不配為王的地方,予以奪舍!
這,就是子孫太多帶來的困擾!
比如,秦末的時候,田儋兄弟三人率先起兵,他們整合家奴和族人,趁着陳勝吳廣,吸引了秦朝所有兵馬和朝廷的注意力之後,在齊地起兵,田儋自封為齊王。
而田儋的率先起兵,并沒有引起其他田氏子孫的好感。
相反,對于這個任何田氏子孫都能夠染指的王位,而讓田儋得到這個便宜,這讓其他人非常的不滿。
所以,田儋在出兵幫助趙國作戰的時候,後面的這一幫叔伯大爺們,卻是在暗中籌謀。
等到田儋剛剛戰死之後,田氏馬上就又擁立了一個新君田假,想要迫切地取代掉田儋的地位。
而田儋戰死之後,弟弟田榮馬上接管了兵權,拒絕了自己,救命恩人向量要求自己一起追擊秦軍的請求,反而率領軍隊殺回齊地,奪回了齊王之位。
結果,因此和項梁和楚國結怨。
等到項羽在巨鹿之戰之後重新歸來,田榮輔佐着自己哥哥的兒子田市,其實也就是個傀儡。
他們,是所有諸侯之中唯一沒有跟着項羽一起入棺的人,而等到項羽回來之後,直接就把齊國一分為幾,偏偏就不給田榮封王。
田榮大怒,而田市大驚,兩個人一個選擇抵抗,一個選擇妥協,結果田榮一怒之下就把田市給殺了。
其實,他早就想殺了,隻不過少一個合适的理由罷了。
所以,在項羽一開始下令,而田市不敢違背的時候,田榮的心裡,那是相當的樂呵。
結果,田榮剛殺了田市,轉頭就給項羽請求和談,表示項羽把齊國一分為幾的計劃,大家也是可以商量的。
不過……
項羽當時因為田榮是刺頭,不把他給打壓下去,那生怕其他的諸侯對他不會言聽計從,所以一怒之下,率領大軍驅殺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