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8頁)

而且,人家張良為了光複韓國,也的确是費盡心機的努力了。

說得過去!

隻不過,沒成功而已。

張良雖然是頂尖的謀略家,但卻不是獨當一面的軍事家。

項梁給了他幾千兵馬,想讓他光複韓國,結果張良沒成功,隻能帶着幾千兵馬打遊擊。

當然,項梁不是那麼善良的人,他的本意就是四處煽風點火,把火勢給點起來。

隻要六國都複國,那秦國就更可能分兵作戰,而不會隻針對一家。

如此一來,項梁一開始就有的優勢,不但會被保留下來,而且還會進一步的穩固,發展壯大。

這就是他作為謀略家的思維,他需要用很小的成本和代價,帶動那些原本就可能反秦的勢力,讓他們形成反秦的力量,從而吸引仇恨,讓自己能更加的安全。

而不是像别人那樣,隻顧着自己發展壯大,無形之中,吸引了所有的火力。

那才是要命的!

不過張良的确也沒辦法,韓國最早被滅國不說,國土原本也剩不了多少了。

那些屬地的貴族和民衆們,早就沒多少複國的意願了,反而在利益和存亡上,更貼近于大秦。

至少,不會偏向弱小的韓國。

這麼弱小的母國,就算是複國了,那也未必是好事。

張良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後在留地遇到了進兵的劉邦,看到對方勢頭正猛,手下不缺猛人,忽然就決定轉換思維和劉邦合作。

我不能直接光複韓國,但,我要是讓一個反秦的力量更強大了,那也是可以的吧?

“此人的确是有不少的謀略。”

蕭何說道,“不過,若是如此,那他肯定會想盡辦法招攬六國的人……那我們……”

說着,他看向李斯,小心問道,“丞相大人,我等,對此該如何處置?”

雖然蕭何心裡大約也猜出了李斯他們的打算,但,還是得問一問的。

“嗯?”

李斯聽了,看了眼他,“難道,你就沒什麼想法和打算?你有什們主意,說出來也可。”

“諾。”

聽到李斯問自己,蕭何這才說道,“下官以為,隻殺一個罪魁,固然是好,但既然陛下認為其能牽扯出那些六國的人,那若是暗中盯緊了他,想必,定然能将計就計,亦或者,能挑起六國複國叛逆之間的私怨,那就更好不過了。”

“嗯,這就對了。”

李斯說道,“不過,留着他,不代表可以放任他。盯着這些人,這本就是你們應該做的,但如今,他們的動作,你們卻過于的不了解,這,正是你們的失職。”

“諾,丞相大人教訓的是。”

聽到李斯的話,蕭何和韓信兩人,趕緊點頭。

當然,他們也明白,李斯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敲打他們一番。

畢竟,讓你們來的最終目的,就是來盯着他們,但你們卻把這事情給辦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