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2頁)

趙龍的話,讓嬴政多少有些無言以對。

沒錯,你要是皇帝都蠢到那個程度了,那真是活該讓人欺負!

否則,就以他的愚蠢而完全決定朝廷的大事,那對天下來說更是一場浩劫!

“如果皇帝英明一點,那其實就不必多害怕。”

趙龍說道,“比如,票拟可以單獨給,一個奏章,可以讓多個人給出參考意見,自己綜合一下。然後,這些内閣的人,你最好挑,不會那麼容易相互勾結的人,大家有點對立不要緊,但隻要大差不差的事情還能進展下去,朝廷也自然能夠運轉下去了……不過……”

說着,趙龍話音一轉,“黨争嘛,還是可能會産生的。而且,這幫文臣和太監因為都有決定權,所以,彼此的鬥争肯定是少不了的,也是因此明朝的黨争是非常激烈的,不管是東林黨還是什麼閹黨,總之,沒有一個是完全的好鳥,都是有私心的。

而原本,内閣的人是隻有參議權,沒有決定權,但到後來,皇帝們發現不給他們一些實際的權利,他們有時候也辦不成什麼事做的,貢獻也有限,所以就慢慢把他們的地位擡高了,最後這幫人的地位其實也是事實上的丞相了。”

“哦?”

聽到趙龍的這一番話之後,嬴政眉頭一皺,“那看起來,這丞相制度的罷免,說到底,也是空空一場罷了?”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趙龍一笑說道,“其實這就是一個選擇性的問題,你選擇大權獨握,那你就必須得多幹點事情,把需要别人的地方改成需要自己,事情就有着落了。

你不選擇大權獨握,那權力和勞務,自然就能摘出去一些,自己也就不用那麼累了。而且,權力這東西,就像是能改變一切的波濤洪水,這洪水越高,需要的堤壩也就越高,你能修的了,維持的住,那這洪水就聽你的,如果不能,你還不願意讓别人來協同管理,這洪水也會把你給毀了。”

“嗯……”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不禁一歎。

權力,尤其是皇權,他的确是一點都不想給其他貴族們染指。

但,很多時候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确立三公九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分化了相權了。

原本,他也認為内閣制度似乎是更為明智更為合理的,但,聽起來似乎最後,也不能避免再次出現實質性丞相的可能。

“其實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最大的目的不是覺得三省制度有問題,而是人選有問題。”

趙龍笑着說道,“當時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基本全都是淮西勳貴,俗稱泥腿子軍團。丞相不管幾個,三省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不用這些淮西勳貴。

這些勳貴們,突出的一個特點,那就是自信,畢竟人家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不管能力還是情面上,都很站得住。

你站得住可不行啊,你站得住了,你就有持續的影響了,那朱元璋皇帝能看着自己下面的一群人,地位太牢固了嗎?他是生怕這幫實力非凡還造反過的功臣們,萬一成為了後繼新君的威脅,架空了後面的皇帝,所以,他就選擇了打壓,這取消三省六部制,就是沖着這些人來的。”

“嗯……”

聽到趙龍的一番話,嬴政緩緩點頭。

第565章

嬴政:這怎麼又不行了?

“所以啊,後面為什麼先設立了内閣,然後,又給了内閣實權,那就是因為,後世的皇帝們發現,光靠自己,不行。”

趙龍說道,“再加上當時,淮西勳貴最冒尖的那一批人,也因為胡藍之獄而被殺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人,沒那個造反的膽量了,而皇帝,也的确是自己忙不過來了,所以,這臣子的權利,就隻能再一次的下放了。

不光明朝是這樣,清朝其實也是這樣,明朝是内閣,清朝是軍機處,軍機處的大臣,論身份比内閣都更高一點呢,這都是避免不了的。

這其實就是王朝的必然,皇帝不可能是超人,更不可能,每個皇帝都是超人。他們總有不那麼厲害的時候,總有一個人忙不過來的時候,那怎麼辦?都像朱元璋一樣當皇家牛馬嗎?不可能的!”

“是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