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于團結!
這樣的人,還真的讓項梁找到了。
而且,找到了兩個。
一個是襄強,乃是九江郡東城縣的人士,但人家是真的楚國宗室之後。
還有一個,乃是景駒,不過,景氏,是楚國屈景昭三大氏族之一,雖然也是王室的後代,但是,卻是比較偏遠的了。
他是楚平王的後人……
其實這倆人,都不是血統特别靠近楚國幾個末代王室的人了。
比如楚考烈王的幾個後代,楚幽王楚哀王,還有楚王負刍等等。
這樣的人,一方面,的确很不利于項梁他們自己的小算盤。
而另一方面,這樣的人,其實項梁他們哪怕是想找,也找不到。
因為,這樣的一些人,都在關中呢。
沒錯,被王子王孫,辇來于秦了。
秦朝一統之後,就把六國的核心貴族們,全都遷徙到了關中,而血統比較靠近最後幾代國君的那些宗室子弟,基本全都被帶到關中,充實鹹陽城的人口了。
沒錯,這些人,在秦末爆發動亂的時候,有些人已經在關中,呆了十幾年了,兒子都能婚配了。
項梁想要找他們,那都找不到!
而換句話說……
其實,在很多程度上講,秦末六國的起兵複國,幾乎全都不是由六國的核心宗室來發動的,而是一幫留守在原地的旁系貴族們,來發動的。
這是一場,旁系造反,最後禍及直系,乃至于把直系屠殺幹淨的秦末動亂。
所以,為啥項羽入關之後,諸侯大軍會和他一起在關中發動一場血腥屠殺呢?
可不光是沖着關中的秦民們來的,同時也是沖着這些原本的六國宗貴們來的。
不把你們這些在法理上更有繼承優勢的直系王族給殺個幹淨,那這些旁系出身的複國勢力們,又怎麼可能坐的安穩呢?
當然,這些,也不光是出于殺人滅口,然後自诩毫無争議的正統。
同時,也是一種報複。
這些在野的旁系貴族,或者,連旁系都算不上的落魄貴族,翻身農奴把歌唱之後,對這些投靠了秦國,然後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的六國宗貴們,十分的痛恨,乃至于嫉妒!
憑什麼?
憑什麼我們這麼受苦,你們卻能在秦國的關中,繼續過如此富足的生活?
你們真該死啊!
所以,這幫人也幾乎都被殺光了。
總之,曆史,是最幹淨的,因為大多都被記錄的清清楚楚。
同時,曆史也是最不幹淨的,因為,一切的陰謀詭計,一切的血腥鬥争,一切的複雜的人性,都是被曆史,一字一句的,記錄在案的。
後世的人,也隻能一次次的,靠着翻閱和尋找,來稍稍體會,當時人的感覺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