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3頁)

所以正是基于這種情況下,秦國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做了打算,一定要想盡辦法奪得漢中,來确保自己能夠高枕無憂。

所以楚懷王入秦就是一個最好的契機,而在秦國的那些楚國外戚們,也是傻了眼了,他們原以為自己在楚國的身份以及在秦國的地位,可以讓他們在兩邊都遊刃有餘,能夠左右整個事态,避免發生失控……

但是沒想到的是,原本他們的話語權還是比較重的,但是卻因為在這個關鍵的地方上,所以秦國的那些老秦權貴們,壓根就不會做出任何的退讓。

你楚國卡的我們的咽喉卡了那麼久,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我管你到底是什麼身份,反正,漢中這地方絕對不會歸還!

結果楚國人也是一怒之下發動了對秦國的作戰,甚至一度攻入了武關。

但……

最後還是以失利告終,因為楚國這幫人,在關鍵的時候,實在是太容易出問題了,一個個簡直奇葩的很。

秦國在看到楚國發動進攻之後,一時之間也是朝野陷入了,紛争和猶豫。

不過覺得這個時候又是張儀出力了,他直接做出了一個決定,要自己入楚國謝罪。

而秦惠文王卻并不同意,表示楚國兵來将擋,水來土掩,相國為大秦,赢取了這麼大的利益,我怎麼可能讓你去送死呢?

結果沒想到,張儀竟然沒死,而且還安然無恙的回來了。

沒錯,楚國老鐵的這一波又麻了。

他們本來是放棄了讓秦國歸還土地的決定,卻是隻要讓張儀進來。

結果就是,這一次不但丢了地盤,甚至靠着張儀的三寸不爛之舌,還讓他跑了。

而楚國因為一次兩次接連的失誤,也錯失了一系列的可以補救的機會。

結果被秦國穩住了之後,自己又失去了西面對秦國的威懾,導緻自己的都城防禦大開。

等到後來白起,發動千裡奔襲,拿下楚國大片地,就是這個時候埋下的伏筆。

所以,一代又一代的楚國人,最為痛心的兩件事,一件事就是被吳國拿了都城,近乎滅國。

而另一件就是,楚懷王時期,讓楚國接二連三的,遭受重擊的結果了。

“那就……”

項梁稍稍思索之後,随即緩緩說道,“既如此,那就讓景駒,稱是楚懷王的後人?”

“是也!”

聽到項梁的話之後,範增馬上說道,“就說這是當年懷王再去秦國之前,留下來的子孫後人,藏在了景家,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懷王,當年就想着能夠通過自己的後人,來幫助楚國光複一切,奪得一切。”

他看着項梁說道,“唯有想辦法打着懷王的名義,才更能夠讓楚國人為之一振,不知将軍認為如何?”

“嗯,這倒的确是個主意。”

項梁點頭說道,“範兄,你說的有道理,這錢是我思慮不周了。”

“呵呵,老夫的想法,能夠為将軍所用,這是老夫的幸事。”

範增說道,“除此之外……對于将軍的私事,老傅也有幾句微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嗯?

我的事?

聽到範增的話之後,項梁心裡一動,臉色微微一變,當即笑着說道,“還請老兄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