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擡高和鞏固關中百姓的優勢這一點先生打算怎麼做?”
嬴政聽了,馬上問道,“所想要營造出的效果,又當是什麼樣的效果呢?”
“簡單。”
趙龍說道,“你說我能給你帶來最大的優勢是什麼科技優勢吧,科技代表着生産力和生活水平,如果,最先進的科技指在關中先行展開,那最先進的生産力和生活水平,肯定就隻能在關中。”
說着,趙龍繼續說道,“而那個需要營造出來的效果就是,進入關中的方式和可能。”
“哦?”
嬴政笑道,“朕曾經遷徙過十二萬戶各國貴族子孫來關中,先生說的,隻怕不是這個吧?”
“那當然不是了。”
趙龍馬上搖頭說道,“你的方式是強迫式的,而我想要領導的效果是主動的,這兩個一正一反,又怎麼可能一樣呢?”
第646章
給人希望,哪怕很小呢!
嗯?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問道,“先生,這大秦曾經強迫六國的人進來,那幾乎都難以做到,這靠着先生的優勢,就能夠讓他們主動進來麼?至少,朕感覺六國的那些精銳,未必會領情啊。”
沒錯,那些六國的精銳們,心裡對大秦,更多的還是亡國之恨,時刻都想着複國呢。
這些人,肯定是不願意來的。
而如果這些人不願意來,那大秦的根本威脅,到底能不能解除呢?
這,隻怕是未必了。
畢竟,對大秦最有威脅的,似乎就是這麼一群人。
“老趙,你的擔憂,我當然是知道的。”
趙龍聽了一笑說道,“可是你也應該能想明白,老百姓為什麼要造反呢?他們有什麼造反的必要,和造反的條件?
造反的必要,很多時候是活不下去的時候,而不是蒸蒸日上的時候。
而造反的條件,就是他們自己掌控了相當的條件,或者有足夠的誘惑,比如我原本說的陳勝吳廣起義,那些百姓為什麼參與了,為什麼事态能那麼大?
那就是因為不少的人,都不太能活下去了,所以,造反活命的潛力都被逼迫出來了。他們揭竿起義,斬木為兵,最後爆發出來的威力那也是不小的。
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大環境給了他們造反的條件了,你說是吧?這些是六國給的嗎?并不是!”
“這,倒也是……”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也是緩緩點頭。
“而六國呢?”
趙龍說道,“六國起兵的時候,一開始他們手裡才多少人?每個人手裡百十人,千人都是多的,最多的才是項梁的八千人,才八千人啊,大秦的兵馬是多少,幾十萬!
雖然,後面六國赢了,大秦敗了。但說到根本的,是六國從陳勝的百萬大軍裡面撿了巨大的便宜了。
陳勝的這百萬軍隊,既在第一時間,幫助六國的人吸引了無窮的火力,回頭又給促成六國起兵複國,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所以,六國之患,究其根本,威脅遠沒有那麼大,甚至,就如同你現在重用項伯一樣,你完全可以扶持新的勢力起來,到時候,這些六國的人,優勢被人奪走,又哪裡能掀起那麼大的風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