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第7頁)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先離開這裡,去别的地方碰碰運氣啦。”陳平安幹淨利落的做出了決定,“明天出發吧。”

就這樣,一行人在休息一晚上之後,第二天一大早便踏上了離開青城山的路。

距離青城山最近的下一個城市,以陳平安等人的趕路速度最快也需要4~5天。

因此,這天傍晚時分,陳平安等人便選擇在附近的一個破廟之中留宿。

在簡單的吃了一些幹糧之後,一行人再一次坐在了一起。

可就在這幾個人打算休息的時候,又有兩批人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抱歉,夜色已深,所以我們不得不在這裡落腳,打擾了。”其中一批為首的那人穿着青衫,面容儒雅清秀,言談舉止也是彬彬有禮,主動向陳平安等人打了一個招呼。

除了此人之外,他的身後還跟着4位年齡在十五六歲左右男孩女孩。

“無妨,這裡本就是無主之地,任何人都可以來。”陳平安十分平靜的回應了一句。

相較于這批人的彬彬有禮,另一批人則要高傲的多的多,他們在進來之後便自顧自的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休息,自始至終都沒有看陳平安等人一眼。

“兄台,請問你們還有水嗎?我還有我的這些學生的水已經喝光了。”身穿青衫的年輕人十分客氣的看着陳平安詢問道。

聽聞此言,陳平安拿出了一個水壺扔給了對方并十分熱情的說道:“我這裡還有一些幹糧,你們需要嗎?”

“多謝兄弟,說起來我們這些人已經趕了很久的路,确實又餓又渴你都這樣說了,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聽到陳平安的話後,這人十分感激的抱拳行禮随後便從陳平安的手上接過了水,還有幹糧,随後将這些幹糧分給了他身旁的那些年輕人。

“兄台,今日多謝你出手相助,如若不然這一晚我們肯定會十分煎熬的度過,不知興隆台高姓大名假以時日若是再次相見,我們好報恩。”這人鄭重其事的看着陳平安,臉上浮現出了十分真摯的表情。

“陳平安。”陳平安說出了自己的名字,随後主動道,“不過是一些舉手之勞而已,不必如此言重。”

“确實是舉手之勞,但你可以這樣認為,而我不能以為如今陳兄的所作所為還是雪中送炭,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個道理我讀了這麼多年的書還是能夠明白的。”

“再者說了,對于兄台你來說這不過是舉手之勞,所以你可以不把這件事情當成一回事。但是受到恩惠的我卻不能這樣做,因為如果我也這樣認為的話,那豈不是忘恩負義。”

“另外在下張文。”

張文十分恭敬且彬彬有禮的說道。

“張兄這話說的很有道理,不愧是讀書人。”聽到對方剛剛那番話後,陳平安點了點頭,臉上也浮現出了一抹欣賞的表情,很顯然對方的所作所為還有言談舉止讓陳平安十分的欣賞,于是他心中的防備也有所減少,臉上的神情也逐漸變得松弛和善了起來。

“陳兄的話才是嚴重了,我可算不上什麼讀書人,我僅僅隻是一個數次落榜儒家書院的學子而已。”張文在聽到陳平安剛剛那番話之後,臉上浮現出了一抹羞愧的表情。

“并不一定非要加入儒家,成為儒家的弟子才算上讀書人。隻要認真讀書,好好做人,并将書中的道理學以緻用,人人都可以是讀書人,我想這也是儒家最願意見到的。”注意到對方臉上的羞愧之後,陳平安淡淡的開口安慰了一句,并發自内心的說出了自己内心之中最真實的想法。

“能夠說出這樣的道理想來,陳兄你應該也是一個讀書人吧?”聽到這番話之後,張文先是認真思索琢磨了一番,随後十分驚訝的看着陳平安。

“曾經也有一個人跟你一樣誤解過我,但我确實不是。的讀書人,我所知道的道理都是在一段的旅程之中見過聽過的不是。”

陳平安笑着回應了一句,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讀書人,他僅僅隻是比别人多經曆了一些事情,多懂了一些道理而已。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吧。”張文點了點頭,随後十分認同的說道,“在儒家之中,凡是進入書院讀書三年的所有弟子都必須要外出遠行,住院之中的老師還有夫子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想來也是非常認同這一道理。”

“隻不過像陳兄這樣通透并能夠學以緻用且以身作則的人卻少之又少。”

随着陳平安還有張文之間的談話越發深入,這兩個人驚訝的發現對方的很多想法,還有很多做法都對自己的性格,于是二人的言語之間也逐漸多出了幾分相談甚歡的意味。

“一個未曾進入儒家書院且數次落網的落魄書生,還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看起來實力一般的散修竟然在這裡裝成讀書人高談闊論真是可笑。”

就在陳平安還有張文二人相談甚歡之時,另一批身穿華貴衣裳,言談舉止之間充滿了傲氣的人忍不住嗤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