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1頁)

每一座城池都是車水馬龍,也從不禁止修仙者與凡人往來,凡間的符箓之道更是大盛,不少常用的器具中你甚至都能看見符箓的影子。

凡間地域中更有無數廣袤平原,草木蔥茏,花開如海。

牧羊人在綠茵之間放牧羊群,遠處的農田裡農人們辛勤耕作,整個地域彌漫着一股甯靜和富饒的氣息。

但不管是鎮子還是大城,都有玄微仙殿派出的監察者坐鎮各方,避免修仙者仗着修為為禍凡間,而凡人的事他們一概不多管。

而那些鎮長與城主則是被推舉出德才兼備之人擔當,能者上,無能者下,道理很是簡單,秩序井然!

推舉鎮長與城主玩人情世故,在這裡是糟粕,大世凡間的百姓都是明智之人,就沒有文盲存在,仙殿早已普及書籍,開化明智。

他們隻是希望沒有靈根的凡人也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廣闊武道,仙凡并行,并不覺得靈根就是代表所有一切。

仙殿掌權者對凡間各方地域,各方種族很是看重,也是在背後默默觀察,百年一代,轉眼間便是滄海桑田,他們也有意引導凡人修武道。

武道關乎于天地另一種比較低級的氣—真氣!

此物契合天地萬靈,毫無門檻,看似低廉,卻是福佑萬靈,但對于修仙者來說太過雞肋,有仙道強者曾關注過,隻是默默搖頭離開。

而大世凡間生靈都了解修仙之道,也自知有仙人存在。

每個凡間地域都有一座仙城,可自行測試靈根,若要遠行,也自然給你準備了路,來去自由,隻是沒有什麼仙宗收徒的戲碼,未來隻是未知。

所以在一代代的傳承下,大世的凡人對于修仙也很是看開,若有機會當踏上仙途,若無靈根,他們也不會瘋魔。

百年也足夠精彩,隻是回首時會略微感慨,羨慕那些壽命悠長的仙人,但絕不會不通道理,明明沒有靈根,還舔着個臉去騷擾仙人。

尊重是互相給的,仙人已幫他們庇佑一方地域,甚至還傳下不少仙道之物,教化萬靈,自己也當知感恩,心中對仙人唯有敬重。

也是因為如此,大世凡人與仙人看似很近,距離卻是比小界域的凡人與仙人還要遙遠,因為大世禮儀講究一個對等。

父慈子孝的前提乃是,父要慈,子要孝,兄要友,弟要恭,凡人懂敬重,仙人懂教化,此乃對等。

并不是修仙者修為高,凡人就要打心底敬畏你,這樣的人稱不上仙人,他們不認此理,隻認為你是修為強大的修士。

今日,瓊陽鎮。

這裡地域隻能看見一輪高照的皓日,風暖遍地,撫動着萬千凡人那顆平和心靈。

瓊陽鎮是方圓百裡的大鎮子,步入瓊陽鎮,熱鬧的景象立刻映入眼簾。

百姓絡繹不絕地在街道上穿行,他們穿着五顔六色的衣裳,歡聲笑語不絕于耳,時常能看見行禮告别的人。

他們忙碌地經營着自己的小天地,有的在市集中買賣貨物,有的在街頭巷尾交談

瓊陽鎮的街道寬敞而繁忙,商鋪林立,各式各樣的小攤販擺滿了街頭巷尾。

攤主們大聲吆喝,向行人推銷各種物品,市集上琳琅滿目,攤位上擺滿了鮮花、水果、織物、陶器和各種小玩意。

除了市集,瓊陽鎮還有繁華的酒樓和茶館。

這些酒樓内人聲鼎沸,酒香茶氣撲鼻而來,人們在這裡暢談天地間的大小事情,享受着繁忙生活中的片刻閑暇。

鎮子外的大道上,一隻隻煉氣期靈獸踏着輕盈的步伐,背負着各種豐富的貨物,從四面八方湧來,周圍還有不少帶刀镖師随行,目光淩厲無比。

有人的地方就有一座江湖,更何況他們都不知道凡間的天地到底有多廣闊,宗師高手層出不窮,靈獸身上貨物可不簡單。

這裡有不少修仙者做出的真氣符箓,還有一些礦藏販賣于各地,用于生産勞作等等,鐵具也早已被摒棄,大世凡間器具可用百年不朽...

沒錯,自家煉氣期靈獸在凡間還真可以傳承下來,器具同樣如此...靈獸歸寂時,都是風光大辦,它們早已是自家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