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主動上前,給患者号脈。
學現代醫學的實習醫生,則是眼巴巴的湊上前去,詢問患者:“請問,您憋醒後,呼吸氣短的情況,有辦法自行緩解嗎?”
實習醫生的話音還沒有落地。
跟過來的患者家屬,就已經忍不住在皺眉了。
語氣不善的開口道:“我們是來找醫生,尋求緩解的辦法的。”
實習醫生一愣。
下意識的。
無助地看向自己身邊的陳牧。
看到這一幕。
陳牧也是不自覺的歎了口氣。
實習醫生現在的情況,其實算是很常見的。
醫生看診。
很多的時候,不僅僅是看病,還需要和患者,患者家屬打交道。
這群人形形色色。
有脾氣好的,也有脾氣不好的。
像是患者家屬現在說的這種話,對于一個還沒有走出社會的實習醫生,可能還有些離譜。
但是對于臨床醫生們來說。
見慣了各種各樣奇葩的他們,患者家屬這樣的情況,甚至還能算得上脾氣還可以的。
看到實習醫生傻眼了。
陳牧也隻是笑吟吟地坐在那裡,完全沒有要開口幫腔的意思。
最後還是實習醫生看向患者家屬,一臉認真的解釋道:“患者家屬,我口中的緩解辦法,和你口中的緩解辦法可能并不一樣。”
患者家屬持續皺眉。
這次實習醫生卻有了記性,搶在患者家屬開口之前,語速飛快地開口道:“您口中的緩解辦法,可能是醫生給患者開藥,治療。”
他很清楚。
若是給患者家屬足夠猜測的時間,他剛剛說的那句話,不一定會被對方曲解成什麼模樣。
“我口中的緩解,是姿勢的轉換。”
聽到實習醫生的解釋。
患者家屬也是一愣。
饒是她自認為自己也算是高學曆了,還是不太明白實習醫生的意思。
反倒是夏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