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那邊瘋狂點頭。
而問診的實習醫生本人,則是直接傻掉。
有些迷茫的看向陳牧:“陳醫生,您這又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陳牧:“一般來說,上班的人每年公司都會組織體檢,他在你開口詢問以後,主動說自己失業的事,潛在的意思就是現在沒有公司的免費體檢了,所以最近的幾年裡,都沒有做過體檢。”
很多的患者都是這樣的。
分享欲極強。
面對醫生的提問,他不會直接回答,而是一邊回答,一邊闡述一下自己的身體情況。
經過這兩天短暫的相處。
陳牧看得出來,海城中醫藥大學和海城醫科大送過來的這兩批實習醫生,水平都很不錯。
如果真要說這群家夥,有什麼緻命的缺點。
倒也不是沒有見過足夠的奇葩病例。
而是沒有和患者相處的經驗。
像是眼前給夏正昌問診的這位實習醫生,剛剛就犯了臨床醫生的一個大忌。
不自信!
若是一名醫生在問診的過程中,自己都不确定自己的問診流程是不是正确的。
患者又憑什麼相信你給出的診斷是正确的?
即便是你真的有點本事,把患者的病根治了。
回家以後。
患者咳嗽一聲,都要尋思一下,他是不是遇到庸醫了。
所以說。
對于很多初出茅廬的實習醫生來說,不僅僅是看診,如何和患者打交道,如何獲得患者的信任,都是他們要在臨床上學習的學問。
如果沒有合适的辦法解決。
那麼就把自己僞裝的高冷一些,讓患者意識到自己面前的醫生并不喜歡廢話,有利于雙方直接切入問診的正式環節。
“原來是這樣啊……”
聽着陳牧的話,實習醫生恍然大悟。
今天也在陳醫生這裡,學到了新的東西呢!
“病史……”
“病史……”
平日裡做習題的時候,實習醫生在學校裡的成績一直都是拔尖的。
可當自己真的面對患者了。
莫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