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現在也算得上是帶她的人,這種時候如果直接頂嘴,不論陳牧說的是對是錯,隻要頂嘴了,那錯的人隻會是她。
這可不是實習醫生想看到的。
心中還帶着一些小小的不服氣,實習醫生還是拆掉了患者臉上的紗布。
用手機的手電筒,照向患者臉上的創口。
意外的是……
創口中,居然真的有一些細小的反光點????
實習醫生不敢置信的看了陳牧一眼。
又開始反複确認。
最後。
心服口服,“真的有碎片……”
周圍幾個暫時空閑一些的實習醫生。
聽到自己的同伴這麼說,也是忍不住湊過來,仔細的觀察了一下患者的創口。
随後一個個目露驚奇。
—
「感覺那位要包紗布的實習醫生,之前對陳醫生的說法還是有些不服氣的,沒想到這麼快就心服口服了。」
「醫生這種技術型的職業,實力就是硬道理。」
「講真的,你在職場上遇到陳牧這樣的人,一開始也會有些不服氣吧,因為實在是太年輕了。」
「别說在職場上了,就算我是個普通的病人,遇到這麼年輕的醫生,我也會下意識的質疑一下對方的水平的。」
「以前可能的确會有人質疑陳醫生的水平,但是這麼多次的直播之後,應該沒有人質疑陳醫生的水平了吧?」
「笑死,你說沒有就沒有了?你看看彈幕上那麼多罵陳醫生的,哪個不是在質疑陳醫生的。」
「我就不敢罵陳醫生,我還惦記着陳醫生手裡那個治療隐疾的藥方呢!」
「說到治療隐疾的藥方,我就很着急了,到底有沒有這個東西啊,陳醫生什麼時候能清清楚楚的,對外說一次啊!」
「陳醫生之前不是早就說過了嗎,那種藥方他手裡是沒有的,但是網友們不相信啊。」
「不知道為什麼,我真覺得他有,他就是不想公布,身為一個醫生,為什麼不做點造福大衆的事情呢,他陳牧真的是個自私自利的貨色,根本對不起這個職業!」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着熟悉的道德綁架,走來了!」
「……」
—
随着越來越多的實習醫生,聚集在患者的身邊。
意外的看着患者的臉上的創口。
終于還是有人,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陳醫生,患者創口裡的鏡子碎片很細小,幾乎是肉眼不太可能看到的,就連你提示了以後,我們也是借用了手電筒的反光,才注意到了患者創口裡的那些碎片。”
“但是,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您剛剛并沒有用過手電筒這類的工具,請問您可以教我們一下,您是如何發現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