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第8頁)

  其實醫生這個行業,真正可以拿出去吹的,應該是醫生經手的病曆和手術,或者是一些治療戰績。

  而不是什麼在互聯網上的名聲。

  打個比方。

  一個産科的團隊,如果成功的救回了一個羊水栓塞的産婦,這種榮耀的戰績,是可以跟随他們一輩子的。

  陳牧雖然成功的挽救了一些脆皮大學生的生命。

  可他的戰績,并沒有到達網友們給他吹捧的高度。

  老師說的沒有錯。

  陳牧也是知道的。

  可是……

  想到互聯網上的那些聲音後,陳牧還是皺了皺眉,幫自己解釋道:“老師,道理我都是懂的,但是吧……”

  “您也知道,我們現在還在做節目呢。”

  隻要他在錄制的這檔節目,暫時不停播。

  何啟雲教授:“你不說你在錄節目,我還想不起來呢,我建議你最好這段時間,就和你們學校的校領導商量下未來離職的事情,最好可以在節目錄制的過程中公布,在下一屆學生來海城大學報道之前,你會離開海城大學,辭去校醫職位。”

  陳牧雖然有的時候,消息會落後一些。

  但本質上也不是什麼笨蛋。

  聽到何啟雲教授這麼說,還是後知後覺的,察覺到了一些強烈不對勁的地方。

  格外認真的看着自己面前的老師。

  追問道:“我可以知道,為什麼是下一屆學生到來之前,我要辭職嗎?”

  “老師,如果我不辭職,會發生什麼?”

  他發現了。

  他的老師甚至都沒有過多的詢問他後續的人生規劃。

  而是。

  一直在糾結,他辭職不辭職這一點。

  就好像他是否辭職,是一個很關鍵的點一樣。

  陳牧不能完全理解,但非常好奇。

  何啟雲教授無奈的看着陳牧:“還記得,你錄制的這檔節目,叫什麼嗎?”

  陳牧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每個月帶你走進一個節目》,我雖然不怎麼關注這些,但不至于連自己錄制的節目,名字都記不住的。”

  何啟雲教授:“那你了解過,這檔節目,主要的受衆嗎?”

  陳牧點了點頭,然後說道:“一些高中生和高中生的學生家長,讓他們了解各種職業畢業以後的就業方向,職業規劃,給他們高考後的報考,做一個參考……”

  話說到這裡。

  陳牧若有所思:“所以,難不成是因為我參與錄制了這檔節目,導緻了醫學生的報考數量即将下降,所以老師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