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們同屬于設計學院,但我對顧子逸并沒有太深的印象。
因為他很安靜,甚至安靜到有些内向,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
可後來就像有默契一般,我總能在學校的各個地方遇到他。
有時是在食堂,有時是在奶茶店,有時是在便利店。
他總會以兼職的身份出現在這些地方打工。
面對當時的顧子逸,我甚至都有些佩服他。
怎麼會有這麼強的毅力可以做到同時兼顧上學和兼職,日夜連軸轉呢?
但那段時間對于顧子逸,我也僅僅止步于好奇。
直到那個午後。
當時,我正在學校的湖邊練習寫生,卻聽到大樹後面有壓抑的争吵聲。
其實我那時的第一想法是離開,不想,下一秒卻聽到了顧子逸打電話的聲音。
他正在和電話那邊劇烈争論着什麼。
原來顧子逸的爸媽都不是本地人,思想比較傳統。
他們覺得顧子逸在這裡上學隻是浪費錢,并一再催促顧子逸回家工作結婚,否則就停掉他的所有經濟來源。
而顧子逸則十分強硬地不願退學。
他挂斷電話後,一個人蹲在樹下沉默了好久好久,肩膀微微顫抖。
我那時總算明白,為什麼顧子逸要混迹在學校各類兼職的地方。
他拼了命地工作,隻是為了給自己掙一個好前程。
我驚歎于顧子逸身上那股不屈的韌勁,并為之動容。
當天晚上,我去找了導員。
我決定以匿名資助人的身份幫助顧子逸,資助他順利度過大學時期。
第7章
但這種資助進行了幾個月後,有一天,顧子逸竟然主動邀請我吃飯。
其實在吃這頓飯之前,我就猜想到顧子逸大概是知道了什麼。
果然,我們坐定後,顧子逸便将一張寫着金額的紙條遞到我面前。
他臉有些紅,聲音不大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