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身後,跟着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沒有人發出聲音。
像沉默地行軍。
棺椁是空的,李殊同的屍體早就因為無法承載超越凡人的力量而湮滅消散。
空空如也的棺椁壓在四個人肩頭,卻如同有千斤重。
下葬之地選在了拒牢關,就是這處北郡天險,也是最靠近南方的一座險關内。
一座李殊同的雕像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它面朝着的方向,是南方。
南方,有我們失去的土地。
南方,有我們被俘虜的同胞。
南方,有我們必須銘記的仇恨,和敵人!
密密麻麻的人頭攢動,大雪傾瀉之下,每個人都雪滿白頭,有人被凍得臉頰通紅,有人四肢僵冷,沒有人離開。
将李殊同的棺椁埋下,雪伴着泥土一起将它掩蓋。
所有人肅穆莊嚴地默哀,完成最後告别儀式。
屬于李殊同的墓志銘被立在了墓前,一如韓戰看到過的那些戰鬥靈契師們。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這是韓戰替李殊同書寫的墓志銘,他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李殊同的一生,最為貼切不過。
百年前,是他力挽狂瀾,拯救大夏之将傾,延續百年基業,打造八大戰區,開疆拓土,嘔心瀝血。
百年後,是他以死為局,将腐朽的大夏連根拔起,用燃燒自己的這把火,燒盡污穢,還天地一個清朗。
李殊同是大夏戰神,英雄之名,當之無愧!
自己相較于老師,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但在師兄們的示意下,他還是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所有人的最前面。
風雪愈大!
漫天風雪下,韓戰走到李殊同的雕像下,他轉身,看向身後的這群人。
這群人裡,有自己的師兄,有自己的伴侶,有自己的同胞,有長輩也有小孩。
他們不一而同地看向自己,這種感覺讓韓戰生出一種還在百草聖心世界的錯覺。
在百草聖心世界,他破除了詛咒,赢得了民心,完成“神農傳承”,成為新一任聖師。
而在這裡,他協助李殊同對抗蟲族,以五階之軀硬撼三個九階至強,他還是李殊同的學生,又是一份傳承。
韓戰深呼出一口氣。
“各位大夏的子民,各位一起戰鬥的同袍們,屬于我們大夏的頂梁柱,倒了。”
“他沒有倒在與蟲族的戰鬥中,他倒在了貪婪、自私、欲望、不堪的陰謀算計中!”
“但我們會永遠記住他的名字,永遠記住這個男人,大夏戰神,李殊同!”
“我不是英雄,也不想當英雄。我就是一個貪生怕死的小人物,和老師相比,我自愧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