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3頁)

  這個道理也适用于玩家,平時打怪練級、做任務、刷裝備,相當于積累、發育。

  但是,準備的再充分,比賽最終看得還是臨場反應,說不定B全場落在下風,被打得不要不要的,眼看就要輸了,場外解說見勢不妙一口毒奶,A立即出現失誤,B抓住機會翻盤KO了對手,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比賽充滿意外,而意外讓比賽更加有趣。

  前往星際的機會還有四五個月左右才出現,正好是分區賽事舉辦的時間,俗話說戰争好發财,韓蕭是想抓住這個機會,積累更多的底蘊,現在的海藍星,隻有玩家對他最有價值。

  開幕賽之後便是正常的預選賽,十個擂台都有裁判,同時搖号進行戰鬥,大屏幕時不時轉播各個擂台的亮眼操作。十萬報名玩家進行第一次海選,一切從簡,差不多十分鐘結束一場戰鬥。

  到了預選賽後期階段,才會減慢選拔節奏,介紹留到那時的選手。

  狂刀、肉包的比賽不在今天,韓蕭随便看了幾場轉播,然後打開論壇聊天闆塊。

  此時不少玩家正在發帖讨論開幕賽,昊天表現出彩,引起很多人看好,贊譽之詞滿天飄,長空俱樂部也發布了官方公告,慶祝昊天開幕賽奪魁。

  ……

  幾天後。

  預選賽如火如荼進行,玩家的熱情居高不下,韓蕭悶聲大發财。

  除了賣東西、制造機械、陪海拉對練以外,他閑暇時間都在看比賽,主要看戰隊賽,兩個戰隊在一片随機地形厮殺,各有六名選手上場。

  武道、異能、機械,三個職業又能細分為不同風格,形成許多種戰術配合,還要利用地形,所以團戰比單挑要精彩許多。

  正常的隊伍配置是MT+近戰前鋒+遠程+控制,具體人數視戰術而有所不同。

  武道系不用多提,自然是近戰,經常客串MT。

  異能系則能勝任各種位置,因為玩家的異能有别,近戰、遠程、控制皆有,屬于萬金油的定位。

  而機械系扮演ADC的角色,被隊友保護,拿着槍械突突敵人。

  但是,機械系三個方向,隻有槍械師比較受歡迎,算是一個穩定的遠程輸出點,機械師和械武者的地位比較尴尬,比賽中幾乎沒有這兩者出現。

  機械師就不用多說了,沒有韓大技師這般的巨額經驗,相當于半個後勤職業,戰鬥力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而械武者不吃香是因為定位和武道系重疊,裝備打壞了還要修,所以很冷門。1.0版本中,械武者的風格還不鮮明,武道系能蓋住它的風頭。

  韓蕭看法不同,其實1.0版本械武者戰鬥力是能看的,隻要裝備過得去,弄一套近戰機械和铠甲,半肉半輸出,還能靈活應對各種環境,與武道系相比各擅勝場,但是械武者需要的操作水平比武道系難上許多。

  裝備和操作,兩個難點,造成現在幾乎沒有成型的械武者玩家。

  機械系在團戰中有用武之地,可是在個人賽裡,機械系表現很慘淡,其他兩系要是碰上機械系對手,無不覺得走了好運。

  個人預選賽進行了近千場,機械系出場僅有六十四次,勝場隻有十一次!

  論壇讨論基本達成了機械系單挑最弱的共識,韓蕭看了幾場機械系個人戰,确實打得不行,機械系是成型較慢的職業,操作要求很高,此時的機械系玩家大多不适應PK的節奏。

  而這個等級的機械系擁有的機械親和加成還不夠高,當其他職業也使用裝備,互相的差距并不明顯。

  機械系非常吃裝備,随着版本更疊,接觸的機械裝備越來越強,機械系的加成越來越顯著。

  這一天是狂刀的個人賽首秀,他搖到的對手是個異能系的路人玩家,韓蕭觀看這場的轉播。

  狂刀是械武者,韓蕭把淘汰的一些裝備賣給狂刀,防具是磁控金屬铠甲,武器是重裝機械臂與動力腿,身上還挂着一些替換的機械裝備,棱角猙獰,泛着森冷光芒,宛如重裝騎士,非常具有視覺沖擊力。

  對手的異能是偏向控制的冰系操控,手一揮,一層滑溜溜的冰面覆蓋了擂台,減緩狂刀的速度,而他自己則獲得移動加成。

  異能玩家是風筝流,帶着裝備,從背上摘下一挺加強型号的突擊步槍,傾瀉彈雨,打在狂刀的铠甲上迸出點點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