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七八天時間,韓蕭接見完了所有上門尋求合作的各個組織使者,重新規劃了黑星軍團規模暴漲後的架構,這才有了一點空閑時間。
韓蕭把自己鎖在辦公室裡,拿出一張紙,總結這波擴張帶來的所有好處,以及新的發展藍圖。
黑星軍團的迅猛發展超出他的預估,原本求穩的藍圖已經過時了,大量勢力和星系級文明主動送上多種多樣的發展機會,擺着不用是暴殄天物,隻要能良好利用這些機會,黑星軍團的發展速度将提升幾十倍到上百倍!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韭菜大豐收!
韓蕭在紙上寫寫畫畫,列出各項機會理論上能帶來的最大利益,以及需要投入的成本,做了一個簡單的列表,方便判斷。
同時,他還用裝備品質體系來分析陣營,将陣營分成兩個屬性,一是當前規模,二是發展潛力。
當前規模評分取決于陣營當前所占據的資源、規模程度、武裝力量、成員數量、影響力等等。
發展潛力的評分取決于人脈、盟友勢力、業務範圍、長遠利潤、發展機會等等。
韓蕭先拿出了參照物作為評價的标準,他将戰争領域評價為當前規模,發展潛力,以此為基準,開始分析黑星軍團。
“不算玩家,在這波大規模擴張以前,黑星軍團業務局限于幾個星系,規模介于到之間。而現在應該達到,再等菲利普招募第二批、第三批人手之後,就能坐穩品質。”
韓蕭一邊沉吟,一邊用手指轉着筆。
“而發展潛力這塊,我的超A級種子名氣屬于品質的發展機會;秘密戰争是與紫晶文明建立起橋梁的渠道,也是;各個星系級文明的合約是;牽頭建立傭兵聯盟是;再加上我的人脈、潛力等因素……平均下來,陣營的發展總潛力是。”
韓蕭看着紙上的列表,點了點頭。
這樣更為直觀了解黑星軍團的發展情況,隻要能兌現的發展潛力,便能很快度過品質,進入勢力的層次。
而規模到達便是星域級的著名勢力,雖然距離戰争領域還有差距,但也是真正的超大型組織了。
韓蕭開始規劃各個機會的發展計劃。
“星系級文明邀請我去建立分基地,這是變相擴大我的地盤,多點開花,招募了這麼多人手能立即派上用場,把他們送到新的星系,拓展業務範圍……嗯,順便讓一部分人手去開發資源星球,正好解決勢力轉型的問題,除了雇傭業務、戰争業務,還能多出資源采集的業務,利益來源更加多元化……
唔,要是人手不夠,還能拉海藍星的人過去充數,讓一部分人先一步成為星際公民,而且挖礦似乎是那群蟲子的強項,以我在黑靈族的聲望,應該能找來大量優質勞動力。”
韓蕭在“星系級文明”後面打了個勾。
“牽頭建立破碎星環傭兵盟軍也很簡單,我的大規模擴張,正好提升了我的影響力,在破碎星環的話題性正火熱,有其他大軍團的支持,隻要我振臂一呼,拉起盟軍的班底不是問題,接下來就是時間問題……”
韓蕭挨個制訂計劃,很快便制作出了新發展藍圖的雛形。
放下筆,拿起紙抖落了一下,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韓蕭記住紙上的内容,随後手指一碾,将這張紙化作碎屑。
“等3.0開啟,恐怕黑星軍團的變化,會讓那些玩家大吃一驚吧。”
……
借着這股發展勢頭,黑星軍團變得十分活躍,多次招募人手,成員規模漸漸逼近千萬級别,大部分人都被韓蕭派了出去,在柯爾頓星團各個星系建立分基地,軍團的活動範圍,一下從嘉頓星系周邊,擴大到了大半個星團。
韓蕭也沒忽略秘密戰争,處理完擴張後的事務,便回到了戰場,繼續與戰争領域撕逼。
自身作為領袖,在前方為紫晶文明打仗,後面的大量新人,則經營業務、增強勢力,暴漲的人手足以支撐這樣的雙線操作,為黑星軍團的發展添磚加瓦。
随着擴張的勢頭過去,超A級種子引起的輿論風暴漸漸冷卻下來,韓蕭已成最大的獲益者,黑星軍團通過這一波操作,在全星域範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氣方面已經擠進了星域級著名勢力的範疇。
而在這種情況下,黑星軍團名義上依然是龍坦的外勤部隊,龍坦保持着沉默,隻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越來越多人開始将黑星軍團與龍坦分開看待,當作兩個獨立的勢力,輿論方面也開始出現了分離雙方的傾向。
韓蕭卷起的這場風暴,影響很深遠,更多勢力或明或暗介入秘密戰争,親自下場,使這場戰争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