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頁)

  

與高達上千億的票房市場相比,影視音樂顯然還未成規模。

  

歐美在配樂制作的投入,能達到總投入的5%-10%,但華夏卻隻有1%,一旦拍攝超支,留給給配樂的預算就更低了。

  

好萊塢早已有流水線式的作業模式,但華夏的配樂行業凄涼。

  

不僅沒有專門的經紀公司幫助配樂師宣傳、接單,也沒有團隊專門負責後續的發行,以至于國内的配樂師都是小團隊各自為戰。

  

劉宏光也插話道:“顧城,國内專門的影視配樂行業,現在基本都是小作坊,不僅賺錢少、盜版多還難維權,你想清楚沒有?”

  

據劉宏光了解,一部稍有體量的電影,宣發費正常在5千萬到2億元之間。

  

好比去年爆火的商業片《抓妖傳》,宣發費用就高達2億。

  

相較于高額的宣發費用,影視劇配樂的資金預算如同九牛一毛。

  

國内影視劇好的配樂師,正常報價也就百萬人民币。

  

即便是蘇柒這樣的頂級咖位,報價上限也就5百萬,後續基本就沒有多少版權收入了。

  

最重要的是,影視劇音樂變現方式原本就少,再加上盜版猖獗,維權艱難。

  

如果不是為了人氣,發展影視劇音樂,還不如多發兩張專輯來錢迅速。

  

顧城輕歎:“國内的影視配樂确實還不夠成熟,版權機制也不夠完善。”

  

說到這,他自信一笑。

  

“不過這個形勢很快就會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