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9頁)

趙導挺直背,開始給他細細分析。

  

“好萊塢其實是個象征性的詞語,在我們業内人的眼裡,這是個有着豐富電影制作經驗的人才聚集地。”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好萊塢這個平台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索,已經擁有一套完備的電影産業鍊。”

  

“程序、鏡頭、故事、人物,包括商業推廣行業運作等等,好萊塢幾乎把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極緻,這個效率目前華夏還做不到!”

  

說到這,趙藝德不得不感慨。

  

“拍攝赤壁之時,為了更好的呈現戰争效果,特效方面我都是找的好萊塢團隊,每分鐘經費都在燃燒。”

  

既然《赤壁之戰》是為了迎合好萊塢市場拍攝的,特效這方面就不能太粗糙。

  

所以這部電影除了演員外,最燒錢的就是特效。

  

不過為了還原三國的精粹,這些經費都是必不可少的。

  

顧城這下有點理解了。

  

假如你要拍一部商業片,想要拍出高水準,不僅需要導演的執導實力過硬,還需要一個好平台。

  

就像一台跑車,當它所有配件都采用業界最好的,性能無可挑剔,外觀符合大衆審美,那麼自然會成為一台暢銷的跑車。

  

當好萊塢制造的影片足夠優秀,就可以在全球收割票房。

  

賺到的錢再用來完善自身體系,不斷循環,就能保持高水準的影片,源源不斷的輸出。

  

但顧城對于國内電影的前景,還是非常看好的。

  

華夏曆史悠久,有豐富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