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8頁)

恐怖、血腥、露骨的數不勝數。

  

各路當紅單曲,冠軍單曲,總有那麼一二三四五六首,是描述成年人世界的燈紅酒綠的。

  

前世就有很多節拍旋律很帶勁,歌詞更帶勁的歌曲。

  

流氓口哨歌《Whistle》、約泡神曲《Booty

Music》、少兒不宜《closer》、

  

老司機水果姐的《Walking

On

Air》、擅長情(愛)歌的火星哥《Versace

on

the

Floor》、《Gorilla》……

  

這些都是能讓英語老師臉紅的歌曲。

  

相比之下,《囍》的曲風不過是有點陰間而已。

  

而且歐美這邊更關注的不是歌曲本身,而是唢呐這個樂器。

  

顧城在歐美這邊是有社交賬号的。

  

看大家這麼喜歡唢呐,也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唢呐。

  

他第一次發了推特介紹唢呐。

  

“唢呐最初是流傳于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唢呐來自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

  

唢呐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華夏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唢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