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5頁)

這就導緻被侵權的音樂人發現被抄襲後,除了憤怒無奈之外,基本不會主動維權處理。

  

蘇柒忍不住吐槽。

  

“這麼多的洗歌作品,難怪不少國人跑去聽歐美日韓的音樂,對華語樂壇嗤之以鼻!”

  

她以前一直不理解現在有些懂了。

  

那些聽衆不是不想聽華語音樂,也許隻是懶得在屎裡淘金!

  

顧城總結道:“洗歌這些人,他們不是在做音樂,而是在批量生産罐頭。”

  

“罐頭新不新鮮、好不好吃不重要,有人消費買單,他們能從中獲益就行。”

  

宋子君就是這樣,靠着洗歌一步步做大做強。

  

把洗歌做成标準化,流水線生産熱歌神曲,把音樂創作變成快餐式的流量生意!

  

蹭熱點無可厚非,但洗歌的流水線生産,無疑打破創作和音樂行業的底線。

  

這種模式能夠迅速成功的背後,不乏資本和平台的助推。

  

要知道音樂人上傳歌曲到音樂平台,是需要經過人工審核的。

  

洗歌的對象基本都是爆火的歌曲,後台審核的工作人員絕對不可能聽不出來。

  

“劉紀,雲朵文化背後旗下投資的公司,都查清楚了嗎?”

  

劉宏光點頭。

  

“我查詢了雲朵的股權透視圖,極樂文化占股51%,成為其控股公司,而極樂文化再往後挖會發現,其背後的實際控制方是酷酷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