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光也忍不住感慨。
王芸菲吊打華語樂壇時,劉宏光才剛入行。
自然也算是見證了王芸菲在那個年代的輝煌。
顧城總結:“這一切歸根究底就是信息繭房帶來的結果。”
現在是流媒體時代。
藝人更疊換代的速度快得驚人!
一個音樂素人能突然在網絡蹿紅,根本沒留給大家充分了解的機會,更談不上有沒有代表作。
音樂這種靠作品說話的藝術形式,上一代受衆顯然無法理解沒有經典代表作的歌手,是如何成為頂流的。
但在年輕一代的眼中,流量俨然成為判斷明星紅不紅的唯一标準。
時代不同,自然導緻受衆群體的審美标準、評判體系、欣賞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尤其在數字音樂興起後,為了赢得市場,各大平台都使用大數據對用戶進行算法推薦。
從音樂的角度上來看。
數據和算法可以精确通過每個人的數據,針對性的推薦用戶可能喜歡的内容,從歌手到曲風,從歌詞到音色。
人們的音樂選擇陡然增加,可以迅速從海量音樂産品中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産品。
當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就會出現信息繭房的情況。
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審美和意識會被不斷尊重放大,導緻單一個體對藝術的收集和分析進入相對狹窄的區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