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5頁)

如果說前面,都在展現“名伶”的溫婉哀怨,到末尾這段戲腔的遞進,一下将情緒推向新的高潮……

  

“……你方唱罷我登場

  

莫嘲風月戲莫笑人荒唐

  

也曾問青黃也曾铿锵唱興亡”

  

拿到這首曲子的那一刻。

  

張毅當場失語,真的是驚為天人!

  

俗話說不瘋魔不成活!

  

張毅常年跟戲劇打交道,真的非常理解歌曲中的主人公!

  

他熱愛戲曲也精通技藝,才能把戲唱得這麼好,令台下看客如癡如醉、難以自拔。

  

他明白戲文所呈現的是個高度理想化的世界,故勸人莫嘲風月戲莫笑人荒唐。

  

誰說戲子隻貪風月?

  

戲子雖身份低賤,卻也關注民生、也在台上歌頌興亡英雄、批判前朝暴政。

  

他希望百姓不要再過着青黃不接的苦日子、他反思朝代更疊的原因、并用戲文記錄着那些百世流芳的壯舉、唾棄賣國求榮的奸人,字字珠玑、擲地有聲。

  

張毅在用心、用情演唱。

  

一句又一句的戲腔,把主人公“戲癡”的伶人形象,拔高到一個有自我意識、信仰追求的高度。

  

有熱愛,有包容,有情懷!